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九章 嘉兴盐政案(十二) (第4/4页)
第一位的,是个中年男子,怀中还抱着个包袱。 余者老老少少,都静静望着首座老者,气氛十分严肃。 良久,老者似乎是缓了缓精神,开口道:“都干净了吗?” “爹,海盐县和府衙的账册都在这里了。”那抱着包袱的中年男子道。 “嗯,那就好,都烧了吧。” “只是,事发突然,韩琪那里......” “无妨,韩琪的账册,扯不上咱们于家。” 于英泰眼睛微微睁开,看了看自己的宝贝儿子,心中甚是欣慰。 此番危机,虽然早有消息,可若不是他灵活应对,恐怕不好应对。 “柏谷,那件事的痕迹,也消除了吗?” “回父亲,人还在。” 于柏谷看了看自己的父亲,有些为难地道。 看见儿子脸上的不忍的神色,于英泰笑了笑。 “柏谷,事关咱们于家满门,犹豫,会葬送了你。” “可是......儿子答应了他们,保他们一家活命的。” “好,你保证你的便是,这件事,老夫来处置。” “爹......” 于柏谷还想再求情,于英泰却是抬手制止,随后看向了右列坐着的人。 “老六,去处理一下。” “是,父亲。”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麻利起身,离开了正堂,朝着墨香园走去。 于柏谷死死抓着怀中的包袱,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心中更是愧疚到了极点。 “今夜叫大家前来,只有一件事。” “风口浪尖,莫留破绽。” “不要被抓住了尾巴,会祸及全家。” 于英泰语重心长的告诫着家人与下人,他也没想到这回朝廷竟然下如此狠手。 连京营兵马都派了过来,他敏锐的预感到这回是真正的大风大浪来临。 叮嘱完,于英泰散了众人,于柏谷将怀中的包袱拿到了于英泰面前。 于英泰没有看,道:“不用看了,烧了吧。” “哎!” 于柏谷提着包袱转身离去。 来到院中,他担心的看向了墨香园的方向。 墨香园中,年轻男子带着两个家丁来到了房门之前。 里面的灯火已经熄灭,男子在门外听了听,便一脚踹开了房门。 家丁打着灯笼冲了进来,却是被吓了一跳。 景渠正面对着房门,安静地坐在桌前,两眼静静看着他们。 一旁的床上,妇人搂着孩子,蜷缩在角落。 “来灭口?”景渠笑问道,脸上的伤疤刚刚愈合,一笑,显得有些狰狞。 年轻男子一时没反应过来,道:“昂!” 景渠没有半分慌乱,道:“你们打开包袱看了吗?” 年轻男子一愣,发觉景渠的话中有话,但这个时候,他哪里还管这个,眼前这个人,是他们于家现在唯一的威胁了,必须灭口。 他向着两个家丁使了个眼色,命两人赶紧动手。 就在这时,忽然传来一声“且慢!” 只见于柏谷一阵风般疾跑而来,气喘吁吁的扶着门框,一顿一顿地冲着景渠问道:“东西呢??” “东西在哪儿?枉我如此信任你!” “景渠,交出东西,我保证你妻儿性命。” 见状,景渠顿时放声大笑,这笑声中,有蔑视,有嘲讽,有悲哀,有心酸,也有绝望。 他看着于柏谷,摇了摇头,道:“算一算,这是你第一百三十一次向我承诺保我全家性命了。” 于柏谷心中忽然一痛,满脸羞愧,可是他也没有办法,于家,终究还不是他了算。 景渠交给他的包袱中,只有海盐县的账册,那还是他给给了许成奉心理暗示,这才勾起了许成奉心中一丝善念,一念忽起,将海盐县的关键账册藏在了景渠的包袱之郑 许成奉以为,景渠是个聪明人,他扣住了景渠妻儿,又放了他一条生路,而其在朝廷眼中又是无关紧要的吏。 这样那本账册才算变得十分安全,当然许成奉也可以销毁,可他这么做,也是为了给自己留后路。 有朝一日,他可以供出景渠,来换取活命的筹码。 这其中,可谓是各人有各饶心思,只于柏谷技高一筹。 可现在,在他以为大功告成的时候,却发现,被景渠摆了一道。 “你将账册藏到了哪里?”于家老六恶狠狠的问道,他的眼睛,已经瞥向了床上的妇孺。 于柏谷死死盯着景渠,他怎么也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为他做事的微末人物,今日,竟然捏住了他于家的命门。 景渠冷笑几声,肩头剧烈耸动起来,片刻之后,他忽然抬起头来,神情怅然道:“为什么被灭口的,就只能是我这等微末之人啊......” 下一章盐政案就结束啦!大家觉得怎么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