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_第二百六十八章 嘉兴盐政案(十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八章 嘉兴盐政案(十一) (第3/4页)

垓也有些懵,景渠只是一个经历司的书办,被陶明强迫账册造假,他烧架阁库干什么?

    “可他这是为何?”曾樱皱眉凝重道。

    他实在不明白,景渠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按照严起恒的论断,那陶明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一时间,整个事情忽然变得波谲云诡起来。

    “还有一件事!”

    “何事?”

    “嘉兴官仓府库中,消失的二十五万石米与十八万两白银,去了哪里?”

    “嘶~震生莫非觉得这与景渠有关?”

    严起恒点点头,随即令候命的士卒将陶明提过来,一问究竟。

    众缺即落座,关于景渠,陶明一定知道的更多。

    很快,陶明被押到了堂中受审答话。

    站在堂中,陶明一脸云淡风轻,似乎是看透了人生一般。

    他双手垂于身侧,目视着前方,那曾经自己坐过的公案,吸了吸鼻子,心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陶明,你曾吩咐景渠造假,可有此事?”

    “樱”

    “是为了掩盖府库中去向不明的钱粮吗?”

    “嗯?”

    陶明忽然疑惑,严起恒见状,心中暗道:果然不出所料。

    曾樱心中一惊,难道陶明不知道府库中的钱粮已经不翼而飞了吗?这不可能!

    “去向不明?”

    陶明奇怪的反问道,那日他去经历司检查造册入库的情况,问及今岁账册是否核算完毕,景渠没有答话。

    他知道库中的钱粮或许与核算的数目对不上,以为是地方县署报送的账册与实际缴纳有猫腻,便没有多想,吩咐景渠把差额全部安到太湖水师头上去。

    毕竟这种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嘉兴各县的庶务早就让四大家族掌控了,擅自克扣钱税粮赋,中饱私囊,陶明已经见怪不怪了。

    特别是平湖于氏,每年报送的账册与实际缴纳的数额相差巨大,以至于年年亏空,陶明不得不想尽办法填补府库的窟窿,造假账册,为他们擦屁股。

    可是他可从没贪墨过府库中的一分一厘。

    现在面对严起恒的询问,陶明心中有些惊疑。

    “你......当真不知今岁上缴的钱粮中,有二十五万石米与十八万两白银去向不明?”曾樱脸色铁青的问道。

    陶明一愣,面色惊讶,连忙摇着头道:“这......这怎么可能?”

    “罪官乃是推官,代理府务,难以面面俱到,故而钱粮税赋皆委经历司打理。”

    “今岁各县上缴税赋,账册罪官是看过的。”

    “经历司也是核查点验过的。”

    “怎么......”

    连番的辩解,陶明的话语戛然而止,他脑中一道闪电劈开。

    景渠!

    严起恒看出来,陶明是真的不知,光看账册又怎么能知道实际情况。

    也就是从这些钱粮税赋上缴到入库清点,最后登记造册都是由经历司完成。

    那么,只有这个暂署经历司事的书办景渠,有问题了。

    “难道是他监守自盗?”赖垓猜测道。

    “现在的问题是,景渠是哪一家的人,而那些消失的钱粮又去了哪里。”严起恒强调了一下最关键的问题。

    受审的陶明已经猜到,是景渠欺骗了他。

    景渠高超的演技,不但欺骗了曾樱等人,也将他骗的彻头彻尾。

    想到这里,陶明不禁感到一阵心悸。

    他让景渠作伪的事情,已经不重要了,他只想知道,景渠到底是何方神圣。

    正在这时,忽然有士卒来报:“启禀诸位大人,犯官许成奉有实情交待。”

    “带至堂下。”蒋德璟沉声道。

    没一会儿,许成奉便被带到了堂中,跪在了陶明身边。

    陶明斜视了许成奉一眼,眉头紧锁,眼中有些疑问。

    “许成奉,罢。”曾樱出言道。

    “回诸位大人,陶大人虽有过错,可他从未害命,还请饶陶大人一命!”许成奉跪拜磕头道。

    “成奉,你这些干什么,休要胡言。”

    陶明瞪了许成奉一眼,咬牙低声对其道。

    许成奉却是跪地道:“公子,的答应主母照顾您的。”

    此话一出,陶明瞬间黯然失色,神情略显悲伤。

    曾樱三人已经知道许成奉曾经是陶明的家仆,见如今他护主心切,也不免稍有感慨。

    “还有何要交待?”

    “还有,的在海盐县放了一个人,是陶大人送去盐场的经历司书办,景渠。”

    众饶目光瞬间聚焦到了许成奉身上。

    景渠,又是他!

    连陶明也投来了惊讶的目光,景渠这家伙,私自见了朝廷的人,也不知道都了些什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