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五章 嘉兴盐政案(八) (第3/3页)
> 完,陶明便起身离去,带着人匆匆返回府衙。 一回去,他便命人准备船只,稍后便启程。 这是,正是申时,日头已有西沉之象。 一炷香后,陶明在城中码头登船,走水路往嘉善而去。 酉时末,就在陶敏离开嘉心一个时辰后,两架马车来到了府衙门前。 正是范氏女与王大山的马车。 王大山受炼伤,躺在马车中没有下车。 范氏女派人去求见陶明,不一会儿,下人来报。 “姐,陶大人不在府衙。” “不在?知道去哪儿了吗?” “打听了,是去嘉善了!” “嘉善?” 听到陶明去了嘉善,范氏女一愣,因为王氏商行背后的东家就是嘉善大族。 邹家,乃嘉善世族,族中青年才俊层出不穷,在士林之中,名声极佳。 据,他们还资助过之前的东林党人,也帮助过后来的复社中人。 陶明这时候去嘉善,是巧合还是有意? 这不禁让范氏女心中生疑起来,陶明去嘉善做什么? 躺在马车中疼的直哼唧的王大山得知陶明去了嘉善,一气之下,伤口忽绷,血流不止。 现在谁都能去嘉善,唯独他王大山不能。 因为杭州的事情没解决,他断然不敢去见东家,因为他没法交待。 王大山彻底郁闷,似乎,盐没调出来,人也没见到,这下彻底没了辙。 那个什么狗屁的许成奉,只有陶明的话才听,现在陶明不在,调官盐应急肯定是无望,只能赶紧另想办法。 范氏女见色已晚,决定先往城中范氏名下的客栈休息,顺便与王大山共商对策。 马车回转之时,忽然见迎面走来一行人。 为首的是三个官员,后面跟着数人。 范氏女在车窗中瞧见,赶紧放下了帘子。 走来的正是曾樱三人,见府衙门前走了两架马车,以为是陶明出发,便没有多疑。 看到马车离去,曾樱等人入了府衙。 他们准备往架阁库的废墟查探一番。 府衙中的差役见上差到来,赶忙上前迎接。 “三位大人,后院的屋子都收拾好了。” “不必了,我们还是住在驿馆。” “是,大人。” “带我们去架阁库一观。” “大人这边请!” 那差役无有不应,当即带着曾樱等人前往架阁库所在的别院。 不久,就看见了上层塌毁,下层烧焦的架阁库,基本上已经化为了一片焦炭。 站在远处,还是能闻到强烈的焦味。 曾樱上前,站在废墟之前看了起来。 这么大额架阁库,有三层之高,平日里常人不得入内,那日只有陶明至此,若是人为,必然是他。 赖垓与严起恒也各自查探起来。 严起恒蹲在地上,手中捏起一块烧焦的木头,反复看了看。 这块木头已经烧透,轻轻一用力,便化为了灰烬。 他心中一直很奇怪,那日从陶明离开府堂,再到架阁库着火,也不过是一盏茶的功夫。 可是火势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烧的冲而起。 乍一看没什么奇怪,但细细一想,是否有些太快了? 他又转向别处被烧毁的残骸,用手轻轻戳了戳,结果都是一碰便化为黑灰,足见火势之迅猛。 从发现火起,到开始救火,其实也没多长时间,按正常速度,木头梁柱应当不会烧这么透。 陶明所的什么高温所致,那显然是信口胡诌,完全不可相信。 曾樱看了半,没有什么发现,只能微微一叹,退了回来。 赖垓也没找到什么蛛丝马迹,心中只道是可惜。 只有严起恒若有所思的走了回来。 “这场火,有问题。” 曾樱与赖垓一听,瞬间凑了上来,齐齐看向了严起恒。 “震生不愧是刑名出身,厉害,快来听听!” “火烧的太快,太透,让人不得不怀疑,库中提前被泼洒了助燃之物。” “助燃之物?” “对,譬如桐油。” 曾樱与赖垓开始沉默起来,如果真如严起恒所,那又是何人提前在架阁库中泼洒了桐油呢? 这两可能会有一请假,不是太监,莫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