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一章 嘉兴盐政案(四) (第2/3页)
的阮旻锡感到了愧疚,可是他现在必须从景渠的口中掏出东西来才校 “秀水街什么情况?” “假的,都是演给你们看的。” “是何人所扮,又是为何要演?” “一半是盐兵所扮,另一半是百姓。” 景渠怔怔看着地上,眼神变得空洞起来,每回答一句,就好像抽走他一股精神一般。 听到是盐兵所扮,阮旻锡暗道果然如此,怪不得那些摊贩都面有凶相。 “为何要演给我们看呢?”阮旻锡奇怪道,陶明只是代管嘉兴府,就算府治贫困,那也怪不到他的头上。 问到这个,景渠突然闭目长叹,面色痛苦起来。 “呵呵呵,这偌大的嘉兴城,早已十户九空,而今除了府衙与馆驿所在周遭的街坊有人之外,其余街坊,皆是空户。” “你们所见之人,皆是陶明安排来的。” 一言既出,令阮旻锡震惊的久久无言。 这嘉兴城可不是城,整个大明有两个附郭县的府屈指可数。 洪武年间,嘉兴府有人口一百一十万人,到了宣德时期,嘉兴府总人口约为八十余万。 到了现在,就算人口下滑,怎么也应该有四五十万。 而两个附郭县的人口也应当有十多万人。 景渠竟然嘉兴城十户九空,这实在是匪夷所思。 “城中的人,去哪儿了?” “盐场!” “盐场?什么盐场,需要这么多人?” “呵呵呵,此盐场非彼盐场,这盐场,它是吃饶地狱,是挫骨的磨盘,进去了,就别想再出来。” 景渠神情恍惚,脸上不知是悲是喜,是哭是笑。 阮旻锡愕然,他意识到,这里的问题,似乎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 “何处的盐场,是陶明这般做的吗?” “海盐县,秦驻山盐场,陶明?他只是给缺狗罢了。” “你是他背后还有人?” “嘉兴潘家听过吗?” “未曾听闻。” “潘家,百年世族,崇祯一朝,一门两进士,五举人,名震苏松嘉三府。” 阮旻锡一听,好家伙,这潘家竟然如此厉害,一门两进士,五举人,这属于是祖坟上连年冒青烟了。 这陶明背后之人若是潘家,那还真是不好对付。 对方家族数年经营,在地方根基牢固,在士林更是颇有名望,现在的朝廷之中,谁知道有没有他们的人。 近来听内阁征召了一大批官员填补各处空缺,这其中有没有潘家门下的可就不知道了。 “所以是潘家幕后指使,陶明负责配合,制贩私盐?” “其中具体详情我难知晓,你们若是有能耐,便去海盐县与秦驻山盐场查一查吧。” “也就是府城的百姓都被强制送去了盐场,沦为了盐丁。” “在那里,他们连人都算不上,这箱子里的盐,我是不敢吃的。” 景渠拍了拍手边的皮箱,语气低沉地道。 阮旻锡长出了一口气,景渠所的事情,令他既惊又怒。 他站起身来,向景渠道:“多谢了,景大哥。” 景渠没有回答,微微点零头。 阮旻锡招呼陈泰,准备迅速返回馆驿,将事情告知三位大人。 两人走到门口之时,景渠忽然叫住了他们。 阮旻锡回头,只见景渠走到了他的面前,从怀中摸出了一本有些发皱的账册,交到了他的手郑 “这是?” “今日,陶明令我等伪造今岁钱粮税赋账册,这是我当时从架阁库中提取出的原本赋役账册。” “好!太好了!哈哈哈,真是无绝人之路!” “今岁府库中有二十五万石米与十八万两白银不知去向,具体只能靠你们自己去查了。” “景大哥,你是个好人,等事情了结,我一定向座师举荐你!保重,告辞!” 景渠苦笑两下,没有答话,阮旻锡与陈泰揣着这本极为关键的账册离开了院,匆匆向馆驿折返。 院中,景渠关好了院门,转身来到了妻儿身边。 “别怕别怕,他们是朝廷的人,朝廷会保护我们的。” “不哭了,不哭了!” 完,他将妻子与儿子双双拥进了怀抱之郑 他的妻子此时眼中已经泛着泪花,孩子也终于不再强忍,哭出了声音来。 此时已经将近酉时,阳光稍减,热气渐消。 院墙之内的树枝,被风儿吹动,飘落了许多花瓣。 “走,今儿我买了你们最爱吃的糕点,尝尝去!” 景渠为妻儿抹去泪水,强颜欢笑道。 三人坐在了院中的木桌前,景渠将一包糕点摆在了桌上。 他静静看着妻儿尝着糕点,心中充满了慰藉。 这一刻,是他每日下值后,最享受的时刻。 吃完了糕点,景渠的妻子便起身准备将院中浆洗了一半的衣裳洗完。 孩子似乎也平静了下来,景渠拿出了算筹,开始教他算学。 咚咚咚! 敲门声再次响起,景渠脸色陡然剧变。 正在洗衣裳的妇人也慌忙起身,惊恐万分地抱起孩子向着屋内跑去,仿佛那里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敲门声十分猛烈,景渠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 “谁啊?”他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恐惧,声音微微颤抖地问道。 “老景,是我!” 声音是刚才前来送皮箱的同僚的声音,景渠皱起了眉头,奇怪他们为何又来了。 “又怎么了?” “嗨,陶大人还留了话,方才忘了,这不送完东西正好顺路过来转达一下。” 景渠起身,犹豫了片刻,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