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嘉兴盐政案(三) (第3/4页)
樱愣住了,呆呆地看着被大火吞噬的阁楼,心中既无奈而又愤怒。 赖垓与严起恒也是气的面色铁青,竟然在这种时候失火,这哪里像是巧合,分明是有人在故意作祟! 府中的所有人都赶往别院救火,只有曾樱众人不动分毫。 “我们走!” 忽然,曾樱拔腿就走,府衙的架阁库被烧毁,可是嘉兴府还有两个附郭县。 两县的县衙都在城中,他们也有各自的架阁库。 只要查看两县的架阁库,也能从中查出些东西来。 趁着衙役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了别院架阁库,曾樱带着人悄悄离去。 两县的县衙在府衙以南,分别在府城的西南与东南角。 曾樱与决定兵分两路行动,严起恒与赖垓前往秀水县衙,他带着自己的子侄学生往嘉兴县衙。 众人火速分头行动,沿着秀水街一路向南,街上的行人依旧是川流不息。 两边的摊贩也与他们进城时的景象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变动。 甚至连吆喝声都是完全一致,叫卖不断。 所有人都像是没有意识的行尸走rou与提线木偶一般。 走在这样的街上,曾樱只觉得汗毛倒竖,脊背发凉。 府衙架阁库的大火,惹得路人纷纷回望,但是他们的脸上,却满是麻木之情。 一路急行,曾樱带着人来到了嘉兴县署。 县署坐落在一条偏僻冷清的街上,几乎看不到什么人影。 大门前的鸣冤鼓上满是灰尘,看上去许久没有人打理了。 曾樱透过敞开的大门,往内探视了一番,公堂上也空无一人。 于是他带头走了进去,在院子西边的偏房前,一个身穿绿袍的官员正两手撑着脑袋坐在房前的石阶上发呆。 见走进来了几人,那人才回过神来,满脸诧异的站起身来。 再定睛一看,来人竟身着青袍,便急忙躬身行礼道:“下官嘉兴县主簿,柳枝山,拜见大人。” “本官大理寺丞曾樱,柳主簿,为何县衙只你一人?” “衙门无事,门可罗雀,自然不必有人。” “这是何故?” 曾樱正色问道,堂堂县衙,乃一县中枢,竟然这般模样,成何体统? 柳枝山却是面色发苦,微微颔首,欲言又止。 “罢了,本官要查阅今岁县中钱粮人丁账册,黄册与白册一齐拿出来吧。” 曾樱急于查验账册,便没有继续追问。 府衙经历司的那老书吏,定然是在账册上掩盖什么,所以才那般表现。 现在只要看到附郭嘉兴县的账册,定然能发现蛛丝马迹。 “回大人,怕是不能了。” “嗯?为何?” 柳枝山就像是吃了黄连一样满腹苦水,他抬眼看了看这位上差,心中有许多话想要直言,可是他不敢。 虽然这位大理寺丞是杭州派来的,可是他一时也无法信任。 “这附郭两县的架阁库文档,尽数被转移到了府衙架阁库之中,本县的架阁库中,空空如也!” 曾樱闻言,愕然半晌,愣是没出话来。 真是岂有此理,架阁库乃是各处治所的重地,地方官员岂能随意摆弄! 府衙更无权并收治下县衙的架阁库文档。 这嘉兴府,真是胆大妄为,无法无了。 柳枝山站在那里,连连叹气,他这个主簿就是个空架子,用来装点门面的。
实际上,两个附郭县的管辖权早已经被府衙给拿走了。 据他所知,就连嘉兴下辖的其他没有知县的县,也几乎都被府衙直接掌控。 唯一一个例外就是嘉善县,知县李陈玉乃是崇祯七年进士,被任为嘉善知县,后来被南京朝廷起任为太仆卿。 弘光亡后,李陈玉投杭州,自请出知故地嘉善至今。 把持嘉兴府务的推官陶明一直没有能将李陈玉拿捏,所以整个嘉兴,只有嘉善县一切如常。 “看来这把大火,的确是烧给咱们看的了!” “陶明,你好大的胆子!” 曾樱气急,忍不住当场骂了起来。 柳枝山神色黯然,不敢话,他已经想清楚了,他只是一个的主簿,大人物的事情,还是少掺和为妙。 嘉兴府的水,深不见底,他若是一脚踏进去,只会粉身碎骨。 官场人生,难得糊涂。 曾樱没想到他竟在这的嘉兴屡遭碰壁,寸步难行,心中有些挫败之福 按照这柳枝山的法,那严起恒与赖垓必然是无功而返了。 现在,他们彻底无从查起了,架阁库文档一把大火,将一切过往的记录烧的干干净净。 “回馆驿。” 曾樱看了看与他们拉开距离的嘉兴县主簿,对身后的随员们道。 众人一无所获,无奈离开了县衙,沿着原路返回馆驿。 折返到了秀水主街之上,众人就像是陷入了轮回一般,同样的人喊着同样的号子,叫卖着同样的东西。 曾樱负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