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_第二百零九章 少年凌波擎剑去,何日刺得蛟龙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九章 少年凌波擎剑去,何日刺得蛟龙回? (第2/2页)

那把他们大清水师当成什么了!

    这时,清军前部由于明军生力军先一步加入战斗,开始溃败。

    战船先后被击沉数十艘,落水者不计其数,转眼便被湍急的江水吞没,不见了踪影,连打捞的机会都没樱

    这部明军,乃是大明靖海水师右先锋镇,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歼灭了残敌,然后火速前去支援左先锋镇。

    清军左军此时已经前出,与左先锋镇旗舰不足三里。

    面对百十艘敌船,明军八艘战船以旗舰为中心,列阵迎担

    旗舰之上,明军将领沉声发令,全然不惧。

    副将见敌众我寡,心有忧虑,这般打法,只恐战后,左先锋镇,不复存在了。

    “陈将军!给左先锋镇留点种子吧!”

    “咱们只要拖住敌军,右先锋镇用不了多久就会赶到。”

    闻副将之言,左先锋镇镇将陈魁厉声道:“汝不闻钱塘水师之事乎?”

    “何况我部乃先锋之镇,唯有向前,不死不止!”

    陈魁的话,令旗舰上下,闻之壮烈。

    出发前,海督路振飞亲临舟山誓师。

    他没有太多,只对着全军上下道:大明水师之威,自钱塘将士复生,当自靖海上下恢弘!

    副将狠狠一叹,海督之言,犹在耳中盘旋。

    再看这滚滚长江之中,钱塘水师孤勇迎敌的场面恍若就在眼前。

    陈魁眼眶微热,冰冷的雨水打在脸上,挂在眼角,仿佛泪水。

    清军水师的火炮已经袭来,不断自旗舰上方掠过。

    明军八艘战船依旧保持着最高速度迎战。

    陈魁亲自cao舵,钱塘水师是怎么迎敌来着?

    对了,是撞沉敌舰!

    今日以我先锋之力,且试试鞑子水师之胆。

    “全炮速射,穿阵!”

    “别舰掠阵掩护!”

    清军见明军竟然不跑,还要向前,但不知是气影响,还是准头不行,竟无一炮击中明军战船。

    以致于明军八艘战船直接插入了他们的阵郑

    陈魁督旗舰全速穿行,其余七艘战船竭力掩护。

    清军水师左军还想绞杀,但这时,远处的江面上,明军的右先锋镇已经赶来,他们不得不准备迎战。

    当陈魁的座船,带着两艘冒着青烟的战舰出现在鲍承先的旗舰视线内时,整个旗舰上鸦雀无声。

    “明将何人,竟存向死之心?”

    鲍承先自言自语道,望着一里外的敌舰,有些失神。

    他本以为施琅已经是足够勇猛,没曾想,明军水师竟然还有更不要命的。

    这,不像是郑家的作风。

    难道不是郑家的水师?

    “去,务必弄清楚敌军所属!”

    “是,提督!”

    很快,鲍承先的旗舰放出了一艘哨船,挂着旌节,去往了陈魁座舰之前。

    “尔等可是福建郑家水师?”

    “若是郑家,我家提督有言,大明许你们出战的承诺,我大清翻倍许之!”

    “只要郑家倒戈,我主定然呈奏朝廷,到时裂土封王,称霸海外,岂不美哉?”

    哨船上,清军的使者在扯着嗓子大喊,每喊一句,船上的士卒就齐声复述一句。

    陈魁听得清楚,没想到清军竟然以为他们是郑芝龙麾下的水师,真是可笑。

    我堂堂大明靖海水师,逢明主重视,赖能臣cao持,如今已是战船上千艘,兵员十二万,区区郑家,何足挂齿?

    于是,陈魁便命人前去回话。

    “我等乃是大明靖海水师,左先锋镇,当面叛逆之军,还不束手就擒?”

    清军使者闻言,骇然,当即调头就走。

    陈魁却是狠人,命炮手一击毙之于敌阵之前。

    鲍承先怒目,勒军出战,下令摧毁敌船。

    这时,风雨渐歇,上云开。

    陈魁惘然一叹,身后友军正在激战,已然是炮火连。

    “尊侯啊,闽地一别,竟成永诀!”

    闽地的酒桌之上,还有你未饮尽的烈酒。

    曾向汪洋揽日月,定海平江王侯归。

    少年凌波擎剑去,何日刺得蛟龙回?

    “交心之约,你怎失言?”

    正当时,敌炮飞至,旗舰骤吃一击,舰首轻毁,伤亡几人。

    旗舰战鼓擂破,纵千军,吾亦杀之!

    随船两艘,俱已战殁。

    陈魁孤舰向敌,炮击不绝,敌船施舟围附,欲夺旗舰。

    明军鸟铳击退,清军大船欲夹之跳帮,陈魁cao控旗舰摆脱。

    鲍承先无奈,敌船滑若泥鳅,cao船之人,必是老手。

    为从速歼敌,清军又发船十艘,兜圈包围,收缩网之。

    陈魁见敌船围网,便升帆转向,直冲鲍承先座舰。

    清军大急,连忙阻截,众船齐炮,却皆落空。

    鲍承先气急,敌军竟在己方阵前,游走自如,真是令人难堪。

    正当他准备下令火炮全力击沉之时,座舰北侧,弹丸呼啸而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