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二章 大木对 (第1/2页)
第204章大木对 东南???王辅臣心中大惊不已,此人竟是明军客! 可转念一想,又有些不对,眼下大明偏居一隅,苟延残喘,又怎会派人不远千里,赶赴陕西游自己。 忽然间,王辅臣有些摸不着头绪了,他动了动手腕,抽回了长刀。 蒙毅松了一口气,又坐回了马扎之上。 这时王辅臣的亲兵送来了烧制好的新鲜鹿rou,香气四溢,蒙毅的肚子顿时叫了起来。 王辅臣见状,命亲卫送来两坛美酒,便令大帐周遭五十步内,不得有人。 “你竟是明军谍子,真是奇了。” “在下了,不是谍子,乃大明义士。” “呵呵,且不这个,你来游我,有何意图?” “自然是助将军鱼入大海,鸟上青,建立一番功业。” 蒙毅的言谈举止间所散发的大家风范,令王辅臣顿时觉得此人不凡。 他请蒙毅上前对坐,一齐享用鹿rou。 “你想劝我反正归明?” “正是。” 王辅臣一愣,没想到对方真的是这个打算,不禁有些哭笑不得,这简直是方夜谭。 陕西与江南相去甚远,且陕西周遭重兵屯集,他若是举旗反正,顷刻间便会灰飞烟灭。 “先生笑了,吃完这顿,本将权当没有见过你。” “在下并未笑,眼下清军聚精会神于汉中之地,正是将军走脱的最佳时机。” “此话怎讲?” “在下以为,汉中之争,必成长期拉锯之势,非短期可分胜负。” 王辅臣眉头一皱,细细琢磨起蒙毅的话来,可是想了半,也没想出个门道来。 在他看来,英亲王调集全陕之兵,猛攻汉中,大西军必定不是对手。 就他所知,清军为汉中之战准备的兵马就有三十万,这可是实打实的三十万,没有包含民夫。 大西军也是三十万,兵分三路进取汉中,双方兵力一致,但大西军已经与汉中叛将贺珍部激战多时,必定是人困马乏,已成强弩之末。 只要大清的兵马全部到齐,大西军弹指可破。 见王辅臣不信,蒙毅咽下了鹿rou,分析了起来。 汉中乃是川蜀屏障之地,对蜀中大西来,是关乎生死存亡的要地,乃必争之地。 一旦大西丢失了汉中的控制权,那巴蜀将直接面临清军兵锋,没有了转圜余地。 换句话,就是离亡国之日不远。 大西必然不会拼死拿下汉中,如此既可以窥视关陇,又可遮蔽蜀郑 当今现状,就如当年季汉一般。 蒙毅料定,大西军这三十万兵马定然不会轻言放弃,纵使清军进入汉中,也会与之决一死战。 但两方比较,大西军为生死存亡而战,军心与士气必然高涨。 而且双方所面临的后勤压力同样巨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花落谁家,还真的尚未可知。 “在下推测,这汉中会成为双方鏖战之地,恐怕会横尸遍野,血流成河,两军绞rou不断。” “届时,就看哪一方后劲更足了。” 蒙毅料想这汉中之战结局十有八九可能是双方两败俱伤。 王辅臣听得一愣一愣的,可顺着蒙毅的话一想,却是不无道理。 大西军实力不弱,随张献忠入川的都是西军精锐,他手下的四个义子也都是能战之辈,其中那安西将军李定国,更是智勇双全。 二虎相争,必有一伤,汉中这块肥rou,得拿人命来换。 “果真如先生所料,那某该当如何?” 王辅臣疑惑道,总不能他趁两军鏖战之机宣布反正,然后帮助西军取胜吧。 蒙毅眼睛一亮,见王辅臣已经意动,于是斟酌片刻,道:“届时两军激战,后方空虚,清军无暇他顾,此乃良机。” “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