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将军妙计取溧阳,图都统大意失城池 (第2/2页)
早已蓄势待发的虎贲营见城门大开,开始了全军突击,提督陈邦彦亲自赤膊擂鼓,为三军助威。 大将军王翦稳坐中军,略施计,旦夕之间,便大破溧阳清军。 清军没有弃城而逃,反倒是作困兽之斗。 明军诸部阖城清剿,一直到色大亮,溧阳城中的战斗才渐渐平息。 王翦下了军令,不要俘虏,所以城中清军,无一生还,全部在明军斩尽杀绝。 此战,歼灭清军四万八千余人,斩杀敌参领四名,佐领无算。 清军都统图赖被明军参将白贵斩杀,溧阳被明军收复。 被焦琏俘获的许定国倒是幸存,还被好生医治,得知图赖麾下兵马全部被围歼,许定国心中既忐忑又庆幸。 战事结束,明军开始打扫战场,解救百姓。 松山营驻军城内,踏羽营驻军城西,虎贲营扎在城南。 王翦召麾下文武在城中县署汇聚一堂。 与会众人,纷纷因大胜而喜笑颜开。 唯独王翦面色平静,不悲不喜。 “此战全赖大将军妙计,那图赖倒也谨慎,反诈某一手,他并不识得那巴哈纳,却是儿时玩伴,幸好某反应快。”焦琏对着众人笑道。 “哈哈哈,我在那浮桥上演戏也演的甚是辛苦啊。”张家玉也开怀笑言道。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谈论着战事前后。 王翦微笑不语,静待众人安静。 张煌言见状,出言打断了交谈的几人,众人这才收敛喜悦的心情,赶紧向王翦赔罪。 “各部休整一番,准备乘胜进军,攻取丹阳,会同忠贞营,聚歼刘良佐!” “蓝田营已经补充完毕,锐士营也正在赶来的潞王,等待全军到齐,便挥师北上。”
“以最快速度,扫清镇江府清军主力,江南十府,便可传檄而定。” “诸位勿骄勿躁,厉兵秣马,万不可轻担” “那花马刘诡计多端,忠贞营已经吃了一次亏,秦军上下,务必引以为戒。” 王翦布置了一番,便散了军议,各部开始整理营务。 是夜,报捷的快马冲进了香兰山的大营。 朱常淓在梦中惊起,得知溧阳大捷,全歼清军近五万人马,而己方伤亡不足两千之时,激动地久久无言。 借着烛火,坐在案前反复看了几遍捷报,朱常淓对着身边的李宝开心笑道:“王翦,乃柱石也!” “李宝,连夜准备,明日与蓝田营同行,前往溧阳!” “殿下,拱卫王驾的兵马太少了。” 李宝担忧不已,本来有黄得功两万京营兵马拱卫,现在黄得功率军出征了,这香兰山大营几乎是空营一座。 “无妨,本王已命总参赞官黄公辅从长兴移驻香兰山,将此处作为军资粮饷中转之地。” “兵部又发来了两万新兵,差不多到了湖州府,不日便可抵达香兰山。” 李宝见潞王已有定计,不敢再多,赶紧告退,前去布置。 朱常淓抚着桌案,原本因忠贞营失利而郁闷的心情也舒畅起来。 拿下了溧阳,南京那边,就要坐不住了。 王翦送来的不只是捷报,还有他后续的作战计划。 现在新任直隶总督熊汝霖还没有赶到常州与张国维交接,朱常淓为了保证会攻镇江府的计划顺利,连夜派人向张国维转送王翦发来的捷报誊本。 随后,他又唤来了楚王朱华壁。 帐中,朱华壁睡眼惺忪,不知潞王深夜叫自己来有何要事。 内侍们为楚王倒了一杯冒着热气的酒水。 朱常淓举起手中酒杯,微笑道:“王弟,我军溧阳大捷!” “太好了,溧阳一下,镇江犹如囊中之物!”朱华壁瞬间睁大了双眼,难掩喜悦之情。 罢,他举起酒杯,遥敬朱常淓后,便一饮而尽。 “明日,王兄我准备随军前往溧阳,王弟,还需你留守宜兴,稳定民心。” 朱常淓注视着楚王的眼睛,轻轻道。 楚王不知为何,忽然紧张起来,他被自己这位王兄看的有些发毛。 让自己留守宜兴,这真的合适吗? 到底是该答应还是该推辞呢? 朱华壁有些捉摸不透这位王兄的想法,便沉默下来。 帐中其他的内侍已经全部退了出去,只有李宝一人侍候。 李宝此刻也不自觉紧张起来,大明自开国,什么时候见过有三王议政的事情发生? 现在真是奇了,唐王留守杭州,楚王留守宜兴,自家殿下真的就这么放心? 朱常淓见楚王沉默,忽然一笑,道:“就这么定了,收复的州县本王已经命吏部优先补充官员,王弟只需督促他们实心用事便可。” “臣弟领命!”朱华壁见潞王坚定,便拱手领命。 朱常淓点点头,有楚王在,百姓们才会感受到朝廷收复失地的决心。 否则像过去那样,城池反复易手,搞得百姓无片刻安宁,只能背井离乡,亡命涯。 让楚王坐镇宜兴,就表示朝廷不会再放弃宜兴,如此,方能使百姓相信官军,相信朝廷。 毕竟,过去的官军与朝廷,已经丧失了百姓的信任。 感谢书友的月票和推荐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