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_第一百三十七章 密备新军,准备亲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七章 密备新军,准备亲征! (第1/2页)

    第139章密备新军,准备亲征!

    来到中军营房,主帅议事的厅堂之中,朱常淓携众人坐定。

    此时色已经暗淡,军营中渐渐嘈杂起来。

    各部陆续归营。

    议事堂中,匆匆走进一人,正在闲谈的唐王和楚王抬头看去,见其一身披挂,猜到应是此处军将,但看上去十分面生,不曾见过。

    张慎言也是目光在来人身上上下打量,弘光旧将他大多识得,此人能得潞王重用,应当是不是无名之辈,怎么自己似乎没见过呢?

    众人疑惑之际,来将向朱常淓行礼道:“臣王翦,拜见监国!”

    众人愣住,王翦???

    张慎言更是睁大了眼睛,紧锁着眉头,心中大奇,世间有重名之人不奇怪,巧就巧在眼前这重名之人竟也是一军之将。

    唐王和楚王对视一眼,他们从未听过大明的高级武将中有叫王翦的。

    站在朱常淓身后的李宝则是目光灼灼,心绪难平。

    他心中好奇潞王该怎么介绍王翦。

    “这位是本王的故旧,王翦。”朱常淓向众人介绍道。

    王翦也向张慎言等人行礼。

    张慎言点头示意,心中却是怀疑起来,潞王自幼养尊处优,居在深宫之中,何来的故旧?

    再看眼前名为王翦之人,身形奇伟,面容刚毅,眉宇间竟有杀伐之气,举手投足,器宇轩昂。

    张慎言一生阅人无数,历尽磨难,可以眼光老道,只一眼,便觉得这人不简单。

    年轻的楚王朱华壁皱着眉头,显然有些担忧。

    “王翦,坐吧,,新军的情况吧。”朱常淓笑道。

    王翦坐在一旁,开始介绍起这凤凰山大营的情况。

    好奇已久的唐王瞬间竖起了耳朵,仔细听了起来。

    凤凰山大营之所以有现在的规模,乃是朱常淓任命路振飞之时,便给了他筹建新军大营的密令。

    若只是为了筹建水师,也用不了一次性拨款一百万两白银。

    路振飞心中了然,潞王想要组建一支只属于自己指挥的亲军。

    朱常淓对路振飞过,大明兵事崩于军头,地方强而中枢弱,此患不输鞑虏。

    就是到了现在,杭州的京营十万也是由之前各部整编而来,军中多少掺杂着私人。

    方家叔侄,钱家子弟,俱在军郑

    尽管朱常淓知道他们很忠心,可作为曾经饱受苦难的始皇帝嬴政,深知防人之心不可无。

    自己当年若不是王翦等人生死相随,不得就叫嫪毐钻了空子。

    还有吕不韦那厮,强国是真,可篡权也是真!

    并非是他不信任钱肃乐,方元科等人,相反正是因为信任他们,才要为这份信任加道保险。

    这凤凰山新军,便是因此而生。

    路振飞是聪明人,自然看懂了潞王的心思,只道是君心似海,不可窥测,尽心为潞王办好这件事便可,旁的不去多想。

    王翦介绍一番,众人这才知道,这凤凰山大营,竟真的扎着十万兵马,分散在四处山峰之中,晨练暮宿。

    这些兵员都是路振飞特意从各地招募来的,主要有义乌的矿工,有广西的狼兵,还有闽地的船工。

    其余都是从各地流民中遴选青壮。

    兵马都是靖海水师进行转运,正好借此训练水师。

    这些兵没有饷银,但依旧从者如云,路振飞开出的条件很简单,管吃管住,杀敌领赏,役满十年,分田归民。

    这种条件,莫那些性命堪忧的流民,就是正常的良家子听了也心动。

    当初潞王对路振飞出这十六个字的时候,他震惊的同时,心中想到了一个词:军功授田!

    这一套只要实打实的实行下去,那还不得造就一支像当初秦军一般的虎狼之师?

    路振飞在那一刻,才发觉了潞王那深邃的目光中,暗藏着的雄心壮志。

    因为历尽多年,秦的覆灭给了世人许多惊醒。

    商鞅变法,军功授田,使得秦人闻战则喜,而大秦也像一架开动的战争机器,再也停不下来,直到油尽灯枯。

    路振飞越想越心惊,但日后的事情,谁又能得准呢?

    于是他便老老实实按照潞王旨意办事。

    “什么??监国要按军功授田?”纵使老成稳重的张慎言,也不由的惊呼起来。

    唐王与楚王则是眉宇间忧色更重。

    “金铭先生何意?”朱常淓大概是知道张慎言会是这般反应,面色平静的问道。

    “监国,此事当慎重考虑啊!”张慎言叹息道。

    军功授田若是在大明实行,这可是有违祖制啊,而且伴随着此项国策的还有秦饶二十级爵位,张慎言最担忧的就是这个。

    这样一来,大明的勋贵,恐怕要彻底站在潞王的对立面去。

    那些乡绅名宦,大概率也会强烈反对。

    毕竟这一制度,让庶民也有了获得爵位的渠道。

    “监国,若效秦法,恐不合适,读书人们......”唐王朱聿键忧虑道。

    朱常淓轻哼一声,道:“读书人剑也未尝不利!”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