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_第一百二十九章 冯知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九章 冯知县 (第1/2页)

    第131章冯知县

    两军对峙,阮大铖策马在阵前来回游走,迟迟下不了决心。

    朱大典则是岿然不动,就等对方来攻。

    日头偏斜,时近黄昏。

    镇民四归,见镇外两军对峙,不禁有些奇怪,怎么明军打起明军来了?

    百姓们不敢驻足观望,纷纷归家闭门。

    镇子中瞬间变得冷清起来,街上无甚人影。

    山风吹拂,黄叶零落。

    这时,马鸣声打破了两军的对峙。

    北来两骑,正是宋之普与李长祥。

    阮大铖北望,面色阴沉,此二人虽在鲁王麾下,但与自己不合,处处掣肘自己,现在赶来,不知又是何事。

    宋之普与李长祥赶到阵前,并立于阮大铖对面。

    “你们来作甚?”阮大铖不满道。

    “阮集之,谢家资财已收,鲁王之命已经完成,何故再生事端?”宋之普厉声问道。

    “可鲁王的地尚未收回!”阮大铖反驳道。

    “鲁王并未言及平水镇之地,此事与鲁王府无关。”宋之普瞪着阮大铖,出发前,鲁王虽然给了阮大铖兵权,但是依旧派出了他这个长史监军,防的就是阮大铖这厮胡来。

    李长祥话不多,直接从怀中摸出了鲁王的令牌,高高举起,在军前喊话道:“全军听我号令!”

    鲁王军见令牌,纷纷俯首听命。

    阮大铖见李长祥二话不就接管了兵权,心中愤恨不已,原来鲁王还是防了自己一手啊。

    李长祥打马从阮大铖身边走过,蔑视的瞪了他一眼,就像是在看那跳梁丑一般。

    “阮先生,回去吧。”宋之普温言劝道。

    哪知阮大铖并不领情,只觉得今日自己的面子被踩在地上摩擦。

    鲁王将自己奉为上宾,倚为肱骨,毫不相疑,这回定然是那宋之普与李长祥悄悄进了谗言,让鲁王堤防自己。

    否则怎会如此!

    宋之普见阮大铖冷着脸不为所动,也不再多言,便与李长祥领着兵马开始回转。

    另一边的朱大典见对方撤走,心中竟然有一点的失望。

    看到阮大铖还在那里装死,朱大典不禁轻捻胡须,开口喊道:“阮集之,你也不行啊。”

    这一喊,阮大铖差点气晕过去,再没脸面硬撑,急忙拍马奔走。

    朱大典哈哈大笑,痛快的收兵回营。

    飞驰的阮大铖没有返回绍兴府城,而是准备直奔台州,返回临海面见鲁王,他得想办法将碍手碍脚的宋李二人铲除才校

    宋之普与李长祥已经拿到了谢家在台州所有的产业契约,便带着兵马打道回府。

    这一走,绍兴所有的风波总算是平息了下来。

    谢家兄弟也沉寂下来,没有了动静。

    卢若腾与于颖则迅速主持起平水镇的一应事务。

    粮仓与堡寨的选址已经完成,闻讯前来官府应募的百姓更是络绎不绝。

    各县乡追缴上来的欠税也是一笔数目不的银子,正好用在平水镇的工程之上。

    朱大典则是亲自坐镇平水镇,亲自督办各项事宜。

    原本人烟稀少的平水镇瞬间变得热闹起来。

    到处都是挥汗如雨,辛勤劳作的百姓。

    卢若腾在平水镇规划了五座大型堡寨,其中建设诸多粮仓武库,然后以官军驻守。

    在堡寨四周,则是建成村落,供官屯的百姓居住。

    如此,整个平水镇五座堡寨遥相呼应,出则劳作,入则戍守,又可就近囤粮,十分便利。

    在卢若腾的设想中,日后要在平水镇筑城,现在的绍兴府城与上虞县城、嵊县县城刚好形成一个三角,这平水镇东南刚好处于这个三角中心。

    如果在平水镇东南筑新城,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