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_第一百二十一章 花马刘惊闻楚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一章 花马刘惊闻楚歌 (第2/3页)

他与阎应元是何时相识的呢?

    依稀记得那时候,是崇祯十一年,大概是十月左右,他与高杰被曹变蛟设伏迫降,明军大捷,朝野沸腾。

    那是一个冷清的早晨,朝廷的圣旨到了曹变蛟的军营,命将擒获的贼将押往京师。

    于是刘良佐和高杰被装入囚车,曹变蛟派了麾下亲信军吏率队监管。

    本以为要一路受苦,没想到那军吏竟对他二人照顾有加。

    还为他解了枷锁,大义规劝。

    “我此去,那皇帝老儿必将高爵厚禄相加,汝可信?”

    “我一吏,岂敢妄言!”

    “哈哈哈,既是吏,何必用你那大道理折磨老子的耳朵。”

    “也只有吾这等吏能与你交浅言深,汝之荣华,民脂民膏,好自为之吧。”

    正是这番话,令刘良佐记下了这个吏的姓名,阎应元。

    二人均为北直隶人,刘良佐是大同人,阎应元是通州人。

    四舍五入,也算是同乡。

    后来,果然如刘良佐所料,他没有被杀,而是受封广昌伯,充总兵官,以为朝廷招抚之标榜。

    离京之时,他差人去寻阎应元,许以副总兵之位,请他为座中上宾,但被阎应元拒绝了。

    后来刘良佐亲自去请,阎应元再次婉拒,只是劝刘良佐洗心革面,为朝廷尽心尽力,剿灭献贼。

    刘良佐郑重应下,他虽从贼出身,可偏偏讲一个江湖义气,阎应元的滴水之恩,让他记了个真牵

    终是没有请动阎应元,而阎应元正好也得了江阴典史的任命,两人便在京师分道扬镳,各奔前程。

    再见之时,就是在这江阴。

    却已是城上城下,各为其主。

    ......

    呜咽的号角声,唤醒了这一方地。

    刘良佐彻夜未眠,起身,这才发觉色已经微亮。

    “报~贝勒发来军令,三军会攻,务必一举克定!”

    ......

    江阴城内。

    阎应元知晓今日决战,便将君山的庆营交予王进忠管带,自己回到城中坐镇。

    清军的号角已经响起,各部开始出营列阵。

    放眼望去,四面人海茫茫。

    东城,王公略瞧见了熟面孔,今日清军首战之人,竟是图赖。

    他正在阵前观望着城头之上,身后跟着一群八旗将领。

    “今日必一雪前耻!”图赖咬牙切齿道。

    上次的失败令他在军中有些抬不起头来,马喇希为了掩护他而阵亡,更是让他没法和马喇希背后的人交待。

    现在只有亲自攻下江阴,才能堵住悠悠众口。

    拜音图已经告诉他,南京那边已经等不了多少时间了,勒柯浑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动作,但是他将尚善调来江阴作战,便是在释放催战的信号。

    洪承畴虽然没什么动作,但是听他已经在筹划新的战事,很快就会有新的调令传来。

    在南京的眼里,杭州才是攻略江南的首要目标。

    但在博洛等饶眼中,这是回京前最后的战功,更是他们的脸面。

    “都统,城上那厮便是斩了马喇希的明将?”

    问话的是站在图赖身旁的前锋统领拜尔岱,此人勇猛善战,在八旗军中,素有威名,与马喇希也是相交甚笃。

    “正是,统领可斩此人?”图赖问道。

    拜尔岱看了图赖一眼,便抽出刀来,驱马上前,带着包衣奴才准备冲锋。

    战鼓声响,图赖一声令下,清军发起冲锋。

    这回他直接全军压上,蚁附攻城,就算是拿人堆也要堆上城头。

    一万清军如山洪般涌向了东城墙。

    城上,王公略奔走指挥,火炮连发。

    佛郎机的霰弹射出去,瞬间就是死伤一片。

    更有大号佛郎机,弹丸在人海中滚动弹跳,所过之处,人马灰飞烟灭。

    但奈何清军人多,很快就将云梯架满了城墙,守军想要推倒,但却被城下精锐的清军弓手死命压制。

    这些弓手都是八旗兵,混杂在攻城的队伍中,负责压制守军,掩护云梯攀城。

    王公略见状,下令浇油火攻。

    守军将桐油泼上云梯,然后直接点燃,遏制住了清军的势头。

    城下的清军见状,又搬来新的云梯,发起新的冲击。

    守军抱石投砖,泼粪坠木,拼命压制清军,但敌军箭雨如注,稍一露头,就有箭矢精准袭来。

    清军的神箭手例无虚发,将守军射的苦不堪言。

    无奈之下,王公略令民壮收集门板上城,以御清军弓箭。

    很快,东城附近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