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军西来 (第2/3页)
起橘子,放在眼前晃了晃,说道:“给事中何故发笑?” “这老丈还真是有趣。”张煌言轻笑道。 后面的刘芳亮等人闻言,都看向了张煌言。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诸位是橘是枳?” 说罢,张煌言左右看看,这下,诸将算是明白过来了,脸色严肃起来。 就连郝摇旗也听懂了张煌言的意思,收起了笑容。 田见秀默默叹息一声,说道:“大明沃土,自然为橘。” “走吧,进城了,进了这钱塘门,天下再无顺军二字,诸位也都不再是侯伯将军。”张煌言负手说道。 “我等明白!”众将肃穆答道。 钱塘门处,已经戒严。 门内,王驾亲至。 朱常淓一身衮龙袍,冠带庄严,正端坐在象辂内,闭目养神。 他的手指还是会时不时地抽动一下,心中激动之情难以压制。 几日前,他还在为缺兵缺将而伤神,可现在,张煌言这小子给自己送来了如此大的惊喜。 他没想到张煌言与章正宸不但招抚了顺军余部,竟然还将其中的十万精锐带回了杭州。 这十万精兵,来的正是时候。 江阴,可救了! “监国,他们来了。” 李宝在车架旁小声提醒道。 朱常淓一睁眼,便瞧见了正好奇的东张西望的几人。 张煌言见王驾亲至,心中一惊,急忙领着众人上前拜见。 “臣张煌言,拜见监国!” “玄著,起来吧,你辛苦了。” “谢监国!” 朱常淓从象辂中走出,来到了车下,张煌言一一介绍了一番几位将领。 田见秀等人见到了潞王真人,见其目光深邃,面相威严,身上隐隐散发着强大的威压,不禁令几人暗暗心惊。 他们见识过的大明藩王也不少,大多都是一身的纨绔习气,声色犬马,纸醉金迷。 没有一个像眼前的潞王这般,目光清亮锐利,仿佛能看穿人心。 当年的闯王带给他们的威压都没有如此强大。 诸将紧张地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喘。 “诸位将军,何故低头啊?”朱常淓忽然笑问道。 “大王满身王霸之气,吹得末将不敢抬头。”郝摇旗出声道。 一旁的张煌言差点没憋住,咬着舌头不让自己笑出声来。 朱常淓被郝摇旗的话给逗乐,不禁笑了起来,看着这个五大三粗的陕西汉子,心中竟莫名的有一些亲切之感。 刘体纯和刘芳亮在那里低着头憋笑憋的脸色涨红。 只有郝摇旗大大咧咧地抬头,瞪大眼睛瞧着潞王。 “抬头!”田见秀皱眉望着刘芳亮和刘体纯轻声喝道。 二将闻声,赶紧抬起头,站直了身子。 朱常淓满意地点了点头,语气温和地对四人说道:“将军头颅,可抛不可轻垂!” 田见秀被潞王这温和亲近的话说的有些错愕,旋即心中又有一丝感动。 “谨遵监国教诲!”田见秀拱手诚恳道。 郝摇旗见状,也有样学样,拱手说道:“额也一样!” 旁边的张煌言实在是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 朱常淓见状,不禁开怀大笑,心中越发喜欢这个憨人。 “走吧,本王设宴,为诸位将军接风!” 说完,朱常淓便转身登上了象辂。 这时,田见秀才注意到,在王驾之后,站着一众盔甲鲜亮,威风凛凛的明军大将。 有一大汉正直勾勾瞅着郝摇旗,眼神炙热,蠢蠢欲动。 王驾回转,众人紧紧跟随。 队伍中的总兵张大彪向身边的定南伯方国安小声问道:“那郝摇旗当真凶猛?” “那是自然,他本是闯逆营中的大旗手,因为勇冠三军,被闯逆赏识,做了将军,人称郝摇旗。”方国安是老明军了,郝摇旗的大名他可是如雷贯耳。 当时围剿流贼的时候,闯逆麾下猛将不少。 莫说郝摇旗,就是那刘芳亮与刘体纯,也是勇猛之辈。 “有机会我得找他比划比划!”张大彪开始盘算起来。 “你可别胡来啊,你也不想想,他们南征北战,能活到现在,那能没有两把刷子吗?”方国安劝道。 “嘿,咱可是京营,若不给他们亮个相,怎叫他们知道咱京营今时不同往日了!”张大彪小声说道。 方国安一听,这厮说的好像也有几分道理。 京营十万,那可不能被他们小瞧了。 两人便小声密议起来。 ...... 王府大宴,文臣武将全部到齐。 花园之中,景色宜人,江南园林的别样风光,让几个陕西汉子有些失神。 潞王更衣,还未前来。 四人站在离宴席稍远的角落里,稍显无措。 其余杭州朝臣武将则是三三两两相谈甚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