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_第一百一十五章 底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 底牌 (第1/3页)

    “收尸?”

    谢雨不屑地笑了起来,将手中茶杯转了个圈,对这个弟弟有些无奈。

    谢风坐定,看着楼下热闹的街市,心中悲凉万分。

    “官府已经出手了。”

    “哦?我倒是没看到他们有何手段应对。”

    “难道你没发现前来买米的多了许多生面孔吗?”

    谢雨顿时动作一顿,变得不自然起来,他一脸狐疑的站起身来,走到了栏杆旁,向着街上看去。

    仔细一瞧,果然如谢风所说,街上多了很多扛着米袋子三五成群的汉子。

    不对劲!

    他急忙转身,向一旁的家仆使了个眼色,让其去查探一番。

    “不用去了,这些人是城外的驻军。”谢风轻轻拍打着桌面,皱眉说道。

    “这怎么可能,绍兴府哪里来的存银购粮!”

    “呵,绍兴府没有,难道杭州就没有了?”

    谢雨被弟弟的一句话惊醒,反应过来,这是朝廷出手了。

    但能这么快的做出反应,应当是早有谋划,这绝不是那于颖和新来的钦差的手段。

    定然是那布政使卢若腾!

    此人竟早早防患于未然,谢雨此时心中已经没了底,若是再按照现在这样跟官府耗下去,死的一定是自己。

    谢家的粮仓已经快见底了!

    这时,一名谢家家奴寻来,满头大汗的向两位公子汇报道:“大公子,三公子,平水镇那边的事,已经被官府平息了。”

    好快的动作!

    谢雨开始低头沉思起来,自己的杀招都被官府一一接住化解,眼下形势于自己不利了起来。

    “去,抬米价到五两一石!”

    那家奴当即赶去传命。

    “三弟,勿忧,看为兄对垒!”

    “为时晚矣。”

    兄弟二人再次陷入了沉默,谢雨觉得只要抬高米价,官府那边就会支撑不住,可谢风不这么看,平水镇的事情已经被官府平息,眼下清田正在顺利开展,官府再趁此机会,以正常价格收购那些农户手中的余粮,无需再与你谢家打擂。

    事实上,此时的钱肃乐正带着人马与银子赶往平水镇。

    正如谢风所料,卢若腾正坐在府衙公堂内仰天大笑。

    于颖坐在下面那是满眼崇拜。

    “如此一来,谢家的粮仓就空了。”于颖喃喃说道。

    “正是,咱们正好大肆收购各县秋粮,充实官仓,囤积军粮,谢家现在必须抬价,一抬价他就进退两难了。”卢若腾运筹帷幄,轻轻笑道。

    于颖连连点头,心中暗想,多亏了潞王的银子啊,真是救了命了。

    很快,负责监视谢家动向的差役就传回了消息,说谢家的米店全都抬价了,一下子将米价涨到了一石五两。

    购米的百姓纷纷散尽,各家店前,瞬间冷清。

    卢若腾随即召回了在城中购米的队伍。

    这一番下来,城外军营里,已经囤积了将近十万石的白米,卢若腾心中乐开了花,这可是狠狠薅了一把谢家的毛。

    谢家现在涨价,也算是及时止损了。

    “颖长啊,正式发出朝廷清丈田地的布告,说明朝廷政策!”

    “下官这就去!”

    卢若腾来绍兴之后,一直没有公开宣布清丈田地,现在最大的平水镇顺利实施,有此为标榜,其他乡镇应当不会有太大阻力了。

    再加上现在谢家失了一阵,正好再添把火,让那些还在观望的豪绅们看的明白,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

    不多时,整个府城大街上,响起了敲锣声,瞬间吸引了许多还未归去的县民。

    各处都有衙役在解说布告上的政令。

    一听是清查隐田,重新划分土地,立马在百姓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尽管此前他们大多听说了一些,可官府并未公告,所以将信将疑。

    现在,他们信了。

    有官府的解释与宣传,百姓们都知道,这是为了他们好。

    消息就像是长了翅膀,率先传遍了会稽和山阴两个附郭县。

    茶楼里,谢家兄弟从二楼走下。

    堂中坐满了茶客,一片嘈杂。

    “这下好啊,俺家的地被里长平白无故占去了一分,俺也不敢说。”

    “是啊,那些大户田很多,交的税却少,到头来还不是分摊到了咱老实人的头上。”

    堂中,都在议论着朝廷清田的事情。

    谢雨原本就惨白的脸,变得更加阴沉起来。

    原本想和绍兴官府一较高下,却没想到这卢若腾竟然请大腿,实在是不讲武德!

    兄弟二人走出了茶楼,只是互相看了一眼,便各奔东西。

    谢风朝着家的方向走去,马车在后面缓缓跟着。

    老总管跟在他的身侧,时不时回头望着离去的谢雨,不住的叹着气。

    方才,该说的话都已经说尽,谢风知道,自己劝不住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