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七章 爹,我想吃rou (第1/2页)
府城,紫金街,谢宅。 谢风正在花园的池塘边喂鱼,不远处立着两名美貌的婢女。 老管家神色匆匆地走来。 “公子,刚得到消息,平水镇那边开始全面清丈土地了!” 谢风抛撒着手中的鱼食,丝毫没有惊讶,只是露出了一副尽在掌握的自信笑容。 “无妨,让平水的人都撤回来吧,那边就让官府折腾去吧。” “那可是十万亩地啊公子!” 老管家是谢家元老了,谢风说放弃平水镇的地,这让他感觉像是被剜掉了一块rou,十分心疼。 “平水镇他们做的太嚣张了,十万亩地,藏不住的。” 所谓隐田,说白了就是想尽办法多占少报,水崖草堑,尽出虚弓,古冢荒塍,悉从实税。 这隐田者移东就西,假此托彼,使数亩之家,出愈增而田愈窄。 谢风也很无奈,平水镇的田地,哪里是隐田,分明就是明抢。 这都是在他来绍兴府主事之前,谢家的其他人主持做下的事情。 他们买通了浙江上下,趁着天灾人祸,以贱价大肆收购平水镇的土地。 青黄不接的时候,他们一边设立粥厂,一边逼迫饥民让田。 整个平水镇,除了稍有余财的人家,基本上田地都被以各种手段收购到了谢家的名下。 这是谢家在整个绍兴府最大的收入来源。 但这也是谢家最大的软肋。 以往朝廷不敢在土地的事情上动心思,可眼下不一样了,变天了! 谢风深知,弃车保帅,断尾求生的道理。 眼下他主持经营的商号也营收不菲,那些往日巧取豪夺的生意,得赶紧分割出去。 否则就会引火烧身。 “可这十万亩地,那可是摇钱树啊,公子如此轻弃,老爷知道了,恐怕会生气。”管家提醒道。 “谢家的命重要还是那十万亩地重要?”谢风有些生气道。 管家不敢再说,拱拱手,便退下了。 谢风没了心情,对手下那些掌柜有些不太放心,于是便起身,带着下人往城中挨个店面巡视去了。 绍兴知府衙门。 于颖正在向卢若腾汇报关于调查谢家放贷的事情。 这件事,他一直有查,但是一直抓不到对方的把柄。他们既无强买强卖,也无暴力催收,甚至还低息借贷,所以于颖一直无从下手。 但是他看的明白,每年他们催收的时候,都是秋收时节,而这时候,整个绍兴粮价就像是跳水般暴跌。 这其中蹊跷,于颖早就看的清楚。 可粮价跌了,在很多人眼里,那是好事啊,你总不能因为这个理由来拿人家治罪吧。 “刚刚班差来报,说城中来了很多外来的豪商,正在大肆低价卖粮,粮价一日三跌。”于颖皱眉说道。 “哦?可知这些豪商从何而来?” “据说是从闽地而来。” 卢若腾不禁笑了起来,这闽地的商人沿海北上,跑到浙东来卖粮,这岂不是笑话? “大都是谢家的人吧!” “藩台明察秋毫。” 于颖自然知道这些人真实的身份,谢家这么干,也不是头一回了。 卢若腾提着毛笔,轻轻在奏疏上写下了落款,然后小心的吹干上面的墨迹。 于颖好奇卢若腾在写什么,偏着头张望着。 卢若腾合上奏疏,唤来了一名亲卫,将奏疏交给其,命其快马加鞭送往杭州呈给潞王。 “颖长,这粮价低迷一般持续多久?” “回藩台,照往年的情形看,少则半月,多则一月,若是府衙存银充足,倒是可以收粮恢复粮价。只不过,这两年府库空虚,下官实在是无能为力。” 于颖的银库,贼进去了都得留下两滴同情的眼泪。 这两年,他大修水利道路,虽然民生得以改善,但是税收并未提振,反倒是耗尽了府库。 “无妨,颖长且看好戏便是。”卢若腾胸有成竹的笑道。 绍兴府没钱,可有人富可敌国啊。 此时,正在练剑的某人狠狠打了个喷嚏。 于颖见卢若腾一脸轻松,心中大定,心想这位布政使看来是有定海神针啊。 “大人,大人,有人去平水镇收粮了。” 二人正谈话,于颖派去监视谢家动向的探子跑了进来。 于颖重重叹息一声,这谢家的套路还真是屡试不爽啊。 “知道了,再探再报,把谢家给我盯紧了!”于颖挥挥手,无奈道。 卢若腾起身,在堂中伸展了一下身子,揉捏着有些酸疼的肩膀说道:“哎?对了,听说谢三宾对那秦淮名妓柳如是情有独钟,果真吗?” 正心里发愁的于颖一愣,没想到这位布政使还挺八卦。 “正是,谢三宾师从钱谦益,师徒二人俱是对那柳氏颇为喜爱。”于颖一边心里暗暗吐槽着卢若腾,一边为其解说道。 “那柳如是入了钱家,这谢三宾岂不是......哈哈哈哈哈哈。”卢若腾话没说完,自己先忍不住笑了起来。 于颖眼神古怪的看了卢若腾一眼,这位大人还真是和自己见过的高官不同。 “谢三宾妻子亡故后,便从未纳妾,其诗词之中,尽显对柳氏的思慕之情,若不说其他,也算是一个痴人了。” 于颖不禁叹息,谢三宾也是才华不浅,可惜就是人品不行,说不得那柳如是最终选择了他的老师钱谦益,也正是因为如此。 “哦?快说来听听!”卢若腾嗖的一下坐在了于颖身边的椅子上,满脸都是好奇。 “曾赐隋堤姓,犹怀汉苑眠。白门藏宿鸟,玄灞拂离筵。一曲春湖畔,双眉晓镜前。不愁秋色老,所感别经年。” 于颖念了一首谢三宾的诗,卢若腾听罢,也是一脸的惋惜。 “字里行间皆是情,不知此诗何名?” “名曰《柳》。” 卢若腾不禁抚须轻笑,心中直叹这谢三宾果真是个情种。 可惜了,他现在见了柳如是,还得尊称一声:师娘。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