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_第一百零五章 谢公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五章 谢公子 (第1/2页)

    绍兴府,府城,知府衙门。

    前院公堂,知府于颖正在坐堂理事。

    两侧几班胥吏坐在堆满文书的桌案前,算盘打的啪啪响。

    宽阔的衙门院子里,各司房里,也是一片忙碌。

    浙江左布政使卢若腾正来回出入在各个房间之中。

    他们正在核验绍兴府原本的鱼鳞图册与地契。

    这件事,打卢若腾到来之后,便开始了。

    到现在,已经是第三遍核验了。

    这边在核算,另一头朱大典则是带着图册实际下乡勘查。

    三方比对,仅仅是一个镇,田亩数目出入,便已经令人瞠目结舌。

    绍兴府会稽县平水镇,算是面积比较大的一个镇,可这镇中,各村几乎已经没有属于农户的私田了。

    田亩十之八九,皆被豪绅富户侵占,那些农户们大多沦为了佃户,靠着地主的施舍的清汤寡水苟且活命度日。

    朱大典去了每一个村子,阖村上下,竟无有几人黑发。

    村中,多是一些年迈体衰的老人,偶见几个年轻人,也都是面有菜色。

    十里八乡,情况大抵相同。

    镇上的年轻人倒是多些,可大都是富家子弟,一个个脑满肠肥,潇洒作乐。

    原本朱大典想强行开始清丈,但被卢若腾拦下了。

    因为他已经查到,这平水镇上的田地,大都是被鄞县谢家占了去。

    虽然他们巧立名目,用各种手段隐瞒田产,但卢若腾也不是简单人物,只用了三五天,便查了个清楚。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谢家利用在镇上的商号,低息放贷,救济困苦。

    但他们有个规矩,那就是只能用田契作为抵押。

    那些上钩的老实巴交的百姓,办了借贷,便落在了他们的手掌心中。

    这些百姓借了银子用来买粮种,等到了秋收,打了粮食,再将钱还回去。

    可问题就出在这,到了秋收的时候,谢家的商号就会偷偷联合富商大肆放粮,做低市场粮价,导致粮食卖不出好价钱。

    农户为了将粮食卖出去还贷,便只能忍痛贱卖,这其中,这些商户便又偷偷派人装作外来的商人,趁机再压一波价格,将粮食收购。

    粮食没卖多少钱的农户,便为难起来,还了账,日子过不下去,还得再借,不还账,这息虽低可利滚利也招架不住。

    于是便陷入了死循环。

    要么一直借,要么还不完。

    卢若腾了解之后,连发火的心情都没有,只能感叹一声,百姓何辜啊。

    他们拴在地里,哪儿也去不了,被这些jianian商劣绅压榨的到头来只剩一具白骨。

    这件事,他曾质问过知府于颖,可于颖也没办法,谢家这事做的面子上毫无破绽,让他无从下手。

    能入手的就是他们暗中cao纵粮价,可谢家一直躲在幕后,收粮的都是一些小喽啰,抓了他们也没什么大用。

    你全抓了还不行,没人收粮了,粮食卖不出去,那些百姓没有银钱还账,就拿不回田契。

    更不要说谢家在浙江的人望与关系了。

    于颖也是徒叹奈何。他也知道这些劣绅祸害百姓,可他们就像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府衙大门,朱大典满身尘土地走了进来,脸上还沾染着不知何处的泥巴。

    “颖长啊,这平水镇的隐去的田,真是令人咂舌啊,你猜猜,有多少?”

    朱大典一边向公堂走,一边远远地就喊着于颖。

    见朱大典回来,于颖赶紧起身到案前行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