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王承恩也曾有雄心 (第2/2页)
一口气,才缓步朝大厅走去。 他走进大门后,并未直接去大厅,而是先来到大厅左边的一个小厅。 在小厅的正中间悬挂着一幅岳武穆的画像,画像中的岳武穆一身戎装,左手扶剑,右手后背,神情肃穆地俯视着下方。 特别是岳武穆的那双眼睛,栩栩如生,好似能看穿人心一般,让人望而生畏。 或许是岳武穆的这双眼睛太过传神,也或许是东厂的那些太监心有愧疚,轻易不敢前来。 所以这个小厅的一些地方又布满了灰尘,特别是岳武穆的那双眼睛处,竟有些许蛛丝。 王承恩见状,急忙上前仔细地擦拭。 待恢复了岳武穆的英姿后,他又对着画像凝视了许久,才缓缓地朝后走去。 在小厅的后面是砖砌的影壁墙,上面雕刻有狻猊等秉公无私的神兽,还有狄梁公断虎伸张正义的故事。 王承恩仔细地打量着这些图画,心中一时感慨万千。 想当初明成祖朱棣下令修建东厂时,众太监比过年还要高兴。 因为尽管历朝历代都有些权倾朝野的太监,却大都是矫命行事,从没有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的机构。 特别是这个机构不仅属于他们,而且还有监察百官,监督锦衣卫的权利。 有了这样一个舞台,足以让他们这些被人鄙视的宦官一展所长,洗刷世人对他们的误解。
也正因为如此,当周思雨得知他将是第一任厂公后,激动得一夜未睡。 他几乎跑遍了京城所有的著名建筑,甚至纡尊降贵地向一些文士求教,只为打造出一个属于他们太监的独特东厂。 当东厂建成后,众太监都是欣喜若狂,将之视为承载他们太监希望与梦想的圣地。 而周思雨也非常郑重地在厂公手札中记录下了这一切,并敦敦教导后继者尽忠职守。 可惜好景不长,那些继任者就走入了歧途,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残害百姓,冤死大臣, 让东厂成为邪恶、残暴等罪恶的代名词。 尽管期间也出现了护贤臣,保太子的怀恩。 持身中正,敢于直谏的李芳。 坚守“祖宗法度,圣贤道理”,被人称为佛的陈矩。 可惜这样的人太少,给百姓的实惠也不多,名声远不及王振、刘瑾、魏忠贤之流,以至东厂在民间臭名昭著。 王承恩想到这些,不禁摇了摇头,有些不甘,却又无奈地走出了小厅。 随后他又穿过正厅,来到西边一座建筑别致的祠堂前。 在祠堂的正前方坐落着一块牌坊,上面有朱棣御笔亲书的“百世流芳”四字。 王承恩看到这四个字,心中不禁一阵苦笑。 因为以东厂如今的名声,流芳百世是不可能了,遗臭万年倒是有机会。 这时,他突然闻到一阵腥臭与血腥味从牌坊的后南方传来,眼中立时闪过一缕厌恶之色。 因为那边是东厂的牢狱,也是人间的地狱,东厂的威名大都得益于此。 王承恩收敛心神,缓步走进祠堂,在怀恩、李芳、陈矩的牌位前点上三柱清香,并恭敬地行了一礼。 他默默祈祷一番后,才缓缓走出祠堂,来到正厅。 “友德,你去将刑官、隶役、缉事的主事人都叫来,师父有......” “师父,您不是一直都想效仿郑和大人,为我们正名吗?” “现在就是一个机会,若是您将东厂解散,那我们就只有永世背负骂名了啊......” 王友德似乎有些激动,还未待王承恩把话说完,就急忙打断了他。 王承恩闻言,眼中闪过一缕犹豫之色,随即神情复杂地看向王友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