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_第五章 郭康的第一队老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郭康的第一队老兵 (第1/2页)

    祭祀仪式,没有花太长时间。

    进了教堂的门,就是兄的坐像。

    郭康听人解释过,是根据礼制的规定,普通人是不准直接祭祀父的。哪怕进行最高祭祀的摆赛汗,也只是在每年的特定节日,才对父进行一次祭祀,以凸显父的至高性,保证仪式的尊贵和隆重。

    而且,这些祭祀,也不是在身为国家最高级别礼拜堂的娘娘庙举行,而是在罗马尼亚故地,当初伯颜帖木儿大汗委托张大牧首,设立的第一座教堂里。如果大汗出征,就会模仿那边的布置,在军中进行祭祀;而要是没有战争上的事情,按照“祭祀和战争最为重要”的罗马传统原则,大汗都会去那边,举行仪式的。

    这也是因为,相对于其他教堂,那里对于拜上帝教和紫帐汗国,都有特殊的意义。在张大牧首来这里之前,罗马尼亚的信仰相当混乱。大汗和贵人们带来了东方的信仰,金帐汗国那边也传来了一些方教的影响。再加上北方和西方、波兰和匈牙利人传播的罗马公教,以及东方和南方的希腊正教,当地基本上就是一团大杂烩的状态。

    那时,紫帐汗国的首领们,缺乏足够的宗教知识。主持日常事务的郭盖,意识到了宗教教团在这里的重要性,支持大家建立了独立的教会。但他也只会教大家四书五经,然后自己硬寻思着去把那些道理,和当地流行的各种教义强行圆上。

    后来,张大牧首来到这里,和郭盖等人详谈了几之后,服了他们,接管了教会。刚接手的时候,教会内部的教义很是混乱,连宣称父兄将要转世下凡,拯救众生的法都樱在这种环境下,张大牧首一手建立了新的管理组织,重整了一整套教义,把各项事务都规范了下来。他也因此获得了远高于历代其他牧首们的地位,受到广泛的尊重。他留下的各种制度,也被沿袭了下来。

    虽然并不是教会实际的创立者,但张大牧首之后,不管是和泰西本地的各个教会相比,还是和汗国早期的混乱时代相比,教会都已经是完全不同的风格了。因此,直到今日,罗马尼亚教会都把张大牧首的就职称为“真人回归”,而不是寻常的就任教职。

    张大牧首羽化归之后,这个就职日期也成了一个纪念日,教会会在这举行一些活动,追忆历史,审查内部人员,告诫大家要保持信仰。

    按照那时就传下来的规矩,除了祭之外,摆赛汗还会主持祭祀罗马的列祖列宗。这些仪式,就是在娘娘庙举行了。至于兄祭祀,就更加宽松,很多教堂里都有了。

    当然,普通人对此也没什么意见。民间本来就不怎么喜欢祭祀父兄,一般都是拜一拜自己这个地区,或者所属行业的圣人。所以,也没有太多冲突。

    众人在这间屋里,拜了两拜,祈祷父兄保佑国家和家族,然后就继续进入下一进,在这里祭拜了郭盖等列位祖宗的画像和牌位。

    对于这些步骤,郭康都熟门熟路了。只是今,主持仪式的老教士看起来有点疲惫,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准备这个活动给累得。不过这些流程也不复杂,到中午时分,众人就已经完成了祭祀。

    临走前,郭儒从随从手里拿过一个包,走到边上一个灵位前,掏出两颗干枯的首级,认真地摆在供桌上。

    “弟啊,五哥这回给你凑齐了。”他念叨起来:“你在上,也可以安心了吧。”

    完,他回过头,看到郭康好奇的表情,就解释道:“哦,大侄子之前没和我一起来过吧。这个,是波兰人害死你叔之后,我和你三叔,在兄面前发的愿。我们当时,要各自杀死108个波兰甲士,拿首级祭祀他,希望能安抚他的灵魂,让父兄看在这个份上,保佑他在堂安稳生活。”

    “去年的时候,你三叔就凑够了数。我打仗不如他,慢了两年,到今年才凑齐。”他叹了口气,道:“不过这样一来,也终归算完成复仇了。”

    “那您感觉如何?完成复仇之后,有什么感受么?”郭康好奇地问。

    “很舒爽啊。”郭儒笑道:“感觉肩上担子都松了很多。”

    “那复仇的目标达成了,会不会有什么空虚感啊?今后准备怎么办啊?”郭康一时兴起,想看看他们怎么想。

    “确实有点不知道干啥,当时也没想过后续目标……”郭儒点头承认,随后有些疑惑地:“要不我再去杀一圈?再凑108个,功德应该更高吧?”

    “呃……您还是问下教士们吧。”郭康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周围的其他人都表示赞同,不过大家可能是习以为常,对此也没放在心上。他们随即前往旁边离得最近的一处农庄。在那里,郭氏一族会举行宴会,招待附近乡亲。

    之所以特意去那边,是因为郭氏在村里也有一处象征性的产业。理论上,包括义父和郭康在内,他们这一支,户籍归属就是在祖坟和家庙旁的这处村子里,出身就是当地百户下属的公民。平时身在大都,只是为了履行公职,而异地就任罢了。

    在这里,他们也和保留着一处空着的住宅。不过,基本只有节日和祭祀的时候,会有人来居住。旁边的田地,当年也被郭砥以自己用不到为由,分给了周围的村民,就剩房屋本身了。

    住宅也不算大,里面进行了改造,以充当临时旅舍。因为郭氏的祖训,也一直保持着简朴的外观,没怎么装饰过。除了客房多了几排,和乡间的富户家,看起来差不了太多。唯一用来标示区别的,就是大门口那两根柱子。

    这两个东西,左边的桨阀”,右边的桨阅”,是家族地位的象征。按照习惯,有功勋业绩,就会写成表,张贴在这两根柱子上,供众人观看。所谓“门阀”,就是因疵名。而要是没有它们的话,哪怕和那些希腊大商人一样,腰缠万贯,住宅再豪华,生活再穷奢极欲,也算不上地位多高。

    所以,郭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