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无知的少年和他相依为命的80岁奶奶 (第2/2页)
谁叫他碰上了呢,况且现在又有点经济实力,他问了一句:“你这些都多少钱啊?” “项链15一个,手串十块一个。”男孩欢快的着。 叶数了数,统共也就二十个左右,这就算都买了也没多少钱。一个八十岁的老太太做这些估计得做一个月吧,一个月就赚几百块钱,够他俩吃饭的吗? 叶在瞎捉摸,手里随便翻着,这时候,那门被人从里头打开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拄着拐杖走了出来:“乐儿啊,卖不出去就回来吧啊。上你学去,等擦黑儿了,奶奶推着车出去摆摊儿。” 叶一听这口音:京片子啊。 那头发花白的老太太也瞧见了自己的孙子乐儿和一个年轻男人一齐蹲在地上看她做的那些玩意呢。 叶瞧着这老太太虽然头发花白,但是脸上的褶子倒也不是像是80岁的人,整个仪容还是能看出来以前家庭条件不错的,看来这个孩子没谎。 叶站了起来,喊了一句:“奶奶,您好。我是从京城过来的...” 到京城俩字,老太太明显愣了一下,眼睛定定看着叶,似乎在看他,又似乎没有,过了一瞬,老太太笑着点了下头,还是叫他的孙子:“乐儿啊,给客人拿个马扎儿,蹲地上多累啊。” “哦。”叫乐儿的男孩风一样的跑进那个屋子,从里头搬出来一个木头做的马扎儿,递给叶:“哥,你坐着看。” 那老太太坐到了门口的一把竹椅上,用手按了按自己的两个膝盖。 男孩赶紧去屋里拿了个毯子出来,:“奶奶,你把膝盖盖上,别再受风了。” “好孩子。” 叶状似无意的问老太太:“奶奶,我听您口音是京城人吧?咱俩是老乡啊。您过来多少年了?这口音倒是没怎么变。” 老太太脸上倒没什么表情,了一句:“好些年前的事了,口音改不过来了。” 这老太太好像不愿意过多的提过去的事,男孩笑嘻嘻的:“我奶奶以前是京城的大姐呢,她的故事可精彩了,要是她愿意给你讲就好了。”后面这话声音很,生怕老太太听见似的。
叶:“就算我把这些都买了,恐怕也不够你们祖孙二人一个月生活费吧?伙子,你得想想办法啊。老人家的身体可拖不得,得去医院看看。” “我不用去医院,都是毛病,浪费那钱干嘛!伙子,你要是能买了,我谢谢你,其他的事,用不着你cao心,我们祖孙俩自然有我们的生存方式。”老太太穿着一件毛衫,话间胳膊肘就漏出来了一截镯子的边。 叶瞧见了,这镯子是银质的。 物品:银手镯 年代:民国时期 市场价值:2000 虽不是特别值钱,但是叶想帮他们,不如借这个由头。 叶:“老奶奶,听乐你以前是富家姐,那应该有不少旧物件吧?我呢,有这个爱好,喜欢收藏一些时间比较久远的东西,来这边也是为了这个事。您有什么老物件,可以拿出来叫我瞧瞧?” 乐儿眨巴着两只眼睛,看了看叶,又看了看他奶奶,:“这首饰你不买了吗?” “买啊!几百块钱的事儿,着什么急!”叶无视那男孩的目光,把马扎儿搬到离那老太太比较近的位置,这回看的更清楚了。 老太太满头白发,一根别的颜色都没有,但是头发还挺多的,比现在好些年轻人头发还多,眉宇间还有几分英气。 叶心想:这老太太要是一直生活在富裕家庭,那绝对是老祖宗一样的人物了啊。 叶怕他不信,翻出了自己手机里的照片,把自己收过的那些东西给老太太看了看:“您瞧,这些都是我在旧货市场找的,这勺子,是最近在滇南一个农户家里收的,也是上千年的物件了。还有这布,这铜钱是我老爸从我爷爷那传下来的。您要是有这些老物件,我都可以看看。” 男孩终于相信叶的是真的了,他跑着过来,站到老太太和叶中间,对老太太:“奶奶,他的应该是真的。” 老太太:“我的东西都是跟了我一辈子的,但是不值钱啊。” 叶觉得这老太太对刚才他的话有些动心了,便继续劝道:“这老物件啊,值不值钱,是市场了算。您可能不了解,最近这十年,古董的市场价值越来越高了,就我刚才给您看那勺子,带花纹的这个,您知道值多少钱吗?” “多少钱?”男孩更好奇。 叶伸出了五根手指头。 “500?”男孩问。 叶摇了摇头。 “5000?”男孩明显不相信。 叶:“比你认知里的钱多多了。我这么跟你吧,差不多能把这栋二层楼买下来。” “别吹牛了!”男孩梗着脖子:“我奶奶也有一套餐具呢,你一个勺子要是能把这栋楼买下来,那我奶奶那套餐具是不是能把后面这栋楼都买下来?” 叶被这孩子的“无知”给逗笑了。 老太太也笑,但是他显然把叶的话听进去,因为老太太的眼神里没有露出特别惊讶的神色来。 她:“乐儿啊,你去,把我那套餐具拿出来。” “奶奶...”男孩想你还真信他的话啊? “去吧。” 没一会儿,男孩从那个破旧的屋子里拿出了一个花布包裹的东西,递到老太太面前。 老太太接了过来,放到了腿上盖着的摊子上,里头是五把铜勺,铜叉子。 老太太:“伙子,你的什么一个勺子买一栋楼,我是不信的。不过,这套餐具应该值一点钱的。你得对,就算把这些首饰都卖了,也不够这孩子一个月的生活费。我最近是干不了什么活了,把这些东西卖了,给孩子先凑活一段时间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