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明代大彬款紫砂壶 (第2/2页)
br> 雷老头平时对来看他的村委干部都没个好气,但是面对叶,态度却出奇的好,他叹了口气,:“哎!我也有个儿子,当年他嫌老家穷,听朋友在东南亚能赚着钱,就拿着两万块钱去了那边。头两年还时不时的往家寄些东西,寄些钱。那屋里头的就是他寄回来的,可是后来,就没消息了。我也不知道他是出了事了回不来了?还是有什么绊住了,不能回来?看着这些东西,我就想到了他。 哎!自打摔了腿,零活也干不成了。村里的干部也是可怜我,月月来送补助金,可我有胳膊有腿,有儿子的,不想靠别人救济啊。” 叶想了下,:“大爷,我一进来就看见你这屋里屋外收拾的特别干净,都是您自己个儿干的吧?一看您就是要强的人。我琢磨着您也是不想让人救济,所以才对对您施以援手的村干部态度不好的吧?” 老头似乎被叶中了心事,眼角有些红。 他平时很少跟别人诉自己的事,这子连自己要强也能看出来,真是到他心里去了。 老头:“可是,我这把年纪还能干什么呢?半只脚踏进坟墓,也不知道能不能等到儿子回来!” 叶刚才已经扫了个那个紫砂壶了,确实是真品——明代“大彬”款紫砂壶,是出自一位叫时大彬的名家之手,他制作的壶在当时就已经是那个时代的奢侈品了,买一把他制作的壶,得花农民一年不吃不喝全部的收入。 古话:时大彬的壶,王羲之的字,唐伯虎的画。 这都是顶级奢侈品。 时大彬出身制壶名门,父亲又是明代制壶“四名家”之一,他的壶,先起点就比别人高。
再加上他制的壶很朴实,不花哨,很符合文饶欣赏趣味,所以,它们是彼时奢侈品中的奢侈品,一点也不为过。 放到现在,更是世间不可多得的宝贝了。 叶对老头:“大爷,您想对未来有盼头啊,就得自己把日子过好。怎么过好呢?眼巴前不就有个不用靠别饶机会吗?”他指了指那个壶。 老头刚想什么,叶抢了话头:“您这壶是您儿子给您留下的?那您儿子一定不知道这壶是个古董吧?否则把它卖掉,赚的钱总好过自己在外国吃苦赚的血汗钱了。所以要照我啊,您不如把它卖了,这样您自己兜里有钱,就不用村里救济,这身板不就挺起来了吗?您儿子要是知道家里有钱了,不定啊,哪忽然就回来了呢,您是不是这个理?” 老头被叶的有些动容,问了一嘴:“这东西,能卖多少钱那?” “哎呀!这……我可不好。你得看我这两位老师怎么了,您瞧见没,那个戴眼镜的寸头的是王孝庆王老师,这次啊,主要是他要来看这个东西,得看他能给多少了,要价太高的话,我估计王老师就不收了。” 叶这话的,既让雷老头动了卖紫砂壶的心思,又想着替王孝庆压压价,真是一举两得啊。 李仁中招呼叶:“快过来看看。” 叶什么对雷老头:“大爷,我先去跟两位老师学习学习,您记住啊,一会儿王老师要是请您出价,您自己考虑清楚。” 这可把老头难住了:多少是多啊?在这村子里要过的体面,手里不得有个十几二十万的嘛。这明代紫砂壶能卖上这个价吗?万一要高了人家不买了,可怎么办啊? 这人那,一旦动了能有点钱的心思,想再回到以前清贫的日子,似乎心里已经不是那个感觉了。 叶跑到院子里,韦盛:“雷叔平时对我们态度都挺差的,真没想到他跟你很投缘啊?” “呵呵。可能看到我想起谁了吧。”叶又往屋里看了一眼,雷老头一脸的纠结,叶就知道他在纠结要多少钱。 李仁中把叶叫过来,给他看那壶底,写着:癸丑岁次时大彬制。 王孝庆:“这的确是大彬款那,要是能动这老哥出手就好了。” 韦盛叹了口气,声:“王老师,要不我们再做做他的思想工作,他儿子走了有十年了,多半已经是……哎!谁也不敢跟他提这个话茬,我们回头再想想办法,雷叔比较轴,怕是一时半会应不下来。” 叶见王孝庆一脸的不舍,:“王老师,我刚探了探口风,老爷子似乎可以改变想法,就是估计要卖的话,这壶也不会特别便宜。” “是吗?他真的松口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