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欲将心事付瑶琴 (第2/2页)
心的……前线一旦失利,父皇会不会派韩宗旺亲自上阵?” 萨哈米摇头道:“殿下不必多虑,眼下的战局陛下不会派他去的,韩宗旺当年是大梁的兵马大元帅,更是天下四大宗师之一,武力太过逆天,咱的陛下英武睿智……既要用他,又会防着他,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事! “好!如此甚好!我即刻进宫去见父皇!” 阚勇赞许的对萨哈米竖了个大拇指,朗声大笑。 ………… 何安与范大志等人闻讯赶到相府,定鼎大街那幽深的胡同里却比以往热闹了许多,朝廷的文武大臣们陆陆续续都来送别德高望重的丁相,何安、范大志、诸葛瓜瓜、韩婵娟等人挤在人堆里,却是连相府的大门都进不去。 等了半天,好在相府的老管家瞥见何安与范大志,知道这两个少年是自家老爷看重的人,让人从旁边角门把众人迎了进去。 何安几人吊唁完丁相后,见到了丁文若,几日不见,文若一身缟素,清瘦了许多,也憔悴了很多。 知行院的女学生们围上去纷纷安慰文若,韩婵娟拉着文若的手,眼眶微红,不知在说着什么。 好容易众人散去,何安缓缓走到丁文若身边,看着文若那清丽凄楚的模样,一时竟然不知说些什么,半晌才开口道:“文若,请节哀!” 丁文若芳心没来由的一颤,扬起一张梨花带雨的脸庞,看着何安。 想到最疼爱自己的爷爷去了,自己过几日就要与父亲一起回家乡守孝三年,今生今世,不知还能不能见到面前的如玉少年,不禁悲伤难抑,泪水夺眶而出……
“文若……多……保重!” 何安不禁黯然,声音低沉道。 韩婵娟在人群中,目光不时望向何安与丁文若,如玉般贝齿轻轻咬着下唇,秀眉微蹙,心里不知在想些什么…… 离开相府,天色已经不早,何安送韩婵娟回家,一路上,看到何安闷闷不乐,韩婵娟欲言又止。 “谢谢你……” 何安淡淡地说道。 “谢我什么?是不是发现,我特别贤惠?特别善解人意?” 韩婵娟眼睛笑成月牙,冲何安做了一个鬼脸。 何安不禁笑了,捉住她的柔夷,温声道:“你真的很贤惠,很善解人意,我更想不到的是……你竟然也会去看文若!” “她死了爷爷,又要回很远很远的故乡,想想真的好可怜!” 韩婵娟蹙起好看的眉,贝齿咬唇,一缕青丝拂过光洁的脸颊,看上去娇美不胜。 这一刻,何安觉得眼前的韩婵娟,是世上最美丽最善良的的女子…… 回到知行院的住处,何安翻箱倒柜,找出仅有的三两碎银,拉着范大志又出了门。 逛了一圈朱雀大街,何安一口气买了一堆书籍,急匆匆的返回知行院,范大志抱着厚厚一摞跟在他后面,累的气喘吁吁。 “小安,你……买这么多书做什么?” 范大志有些不解的问道。 何安手里拎着两捆书,脚步轻快,转头道:“文若要跟老师回家乡守孝三年,咱们把院里以后需要学习的书籍买回来……注解一下送给她,老师回到故乡俗事牵绊,很难有空辅导文若功课了。” 何安曾经帮鲁正清做过一段校对,对知行院的授课书籍,倒是十分清楚,他回到住处,先把一堆书分门别类的整理好,坐在案前,剔亮了油灯,执笔蘸墨,开始书写起来…… 不知不觉,夜已渐深,何安在灯下挥笔疾书,耳畔传来范大志响亮的呼噜声…… 几个时辰下来,一堆书籍才注解了五分之一,何安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身体,继续伏案书写…… 直到天色微亮,何安揉了揉有些酸疼的手腕,起身用冷水洗了把脸,看着已经注解完的一摞书,心里很是满意。 一夜酣睡的范大志醒来,看着何安的黑眼圈,不禁惊呼:“哎呀!小安,你一夜没睡啊,这样下去……你身体会熬坏的,何必这么着急?等我今天晚上吃饱了,也帮你写!” 何安舒展了一下身体,眉宇间隐然尽是担忧:“要不了几日,老师带着文若就要扶棺回乡,我怕来不及,咱们能做的……也就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了!” 接下来的两天里,何安除了上课与吃饭,一有闲暇就把自己关在住处,彻夜不眠不休,眼看着一堆书籍只剩少许就注解完毕。 这天下午散了学,何安正准备回去注解,韩婵娟叫住了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