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3章 甄应嘉的痛苦 (第1/2页)
第194章甄应嘉的痛苦 阜阳,菜市口刑场。 刑场四周已经站满寥着看热闹的老百姓。 贾琏、杨大勇作为监斩官高坐在监斩棚内。 颍州府的官员都来了,一个个走到行刑台前的空地上站好,没有一个人吭声。 不知谁低呼了一声:“来了!” 一声声惊动地的哭喊声越来越近,众人齐刷刷循声望去。 围观的百姓发出一阵sao乱,只见颍州知府被五花大绑,由一队披甲士兵押了过来,后面还有一些官吏士绅等。 看着这些平日在城内作威作福的官绅,百姓们不由一阵解恨,暗骂一句,这些贼子也有这么一。 颍州知府等早没了往日的气势,被士兵拖上了行刑台。 贾琏、杨大勇从怀中掏出了怀表,指针渐渐指向午时三刻。 二人同时站起,贾琏的手伸向了令箭筒,捏住了一支令箭拔了出来,大喝一声:“斩!”将令箭朝地上一扔。 一片刀光齐闪! 十几颗脑袋滚落在地上! 观刑的颍州府官员们都白了脸,站在那儿发怔。 围观的百姓发出一阵阵欢呼! ........... 府衙大堂内 贾琥坐在大案前,正低头翻看着账册。 阜阳县令胡简诚低着头垂着手站在案前。 就在这时,赵太监一阵风似的闯了进来,大声嚷道:“这群狗日的jianian商该诛族!” 贾琥没有抬头,问道:“怎么了?” 赵太监:“他们竟然勾结叛军,将官仓里的粮食卖给叛军了。” 胡简诚惊呆了,他知道颍州知府贪污受贿,偷盗官仓里的粮食,倒卖私商,从中获利,没想到这些粮食竟被卖给了叛军。 贾琥看完了那本账册,轻轻地把它合好,凝神细思。 昨日刚进城,贾琥就遇到了传中的拦路告状,还是官告官,就是眼前的这位阜阳县令胡简诚状告颍州知府。 看了胡简诚的诉状,贾琥顿感大事不妙,连忙让杨大勇领兵将几处官仓全给围了,开仓验粮,里面的场景让他暴怒,大半官仓都是空的,经过点验,阜阳城官仓只有一万两千石粮食,比账册上少了整整两万石。 不算先锋营,贾琥麾下有五万主力,另外还从俘虏中挑选三万青壮组建罪军,再加上杂役,近十万,人吃马嚼,消耗非常的大,这些粮食只够三,这彻底打乱了贾琥的作战计划。 这时,一名提刑司番子匆匆走了进来,“总管,所有涉案官员、士绅和商饶家全部查抄完了。”将手中的纸笺递了过去。 赵太监接过一看,差点跳了起来:“就不到五千石粮食,这还不够塞牙缝的。这么多的钱财有什么用?”着,把目光转向贾琥。 贾琥望向胡简诚,问道:“阜阳城内可有粮食?” “回大人话。” 胡简诚答道:“今年颍州府的秋收从八月十七日开始,九月初二,阜阳县秋收结束。” 贾琥、赵太监目光一碰。 贾琥微微向后一靠:“听你这是第三任了,怎么还没有升迁?” 胡简诚腾地红了脸:“下官脾气不好,经常得罪上级.....所以一直在县令的位置上打转。” 贾琥微微一笑,从公文中抽出一张纸,晃了晃,对胡简诚道:“你是为百姓办实事的清官。” 胡简诚有些激动了:“就凭大人一句话,下官这么多年的坚持没白费。” 贾琥:“只要实心为朝廷做事,我也决不吝为国举贤。林三!” 林三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可以看到摆着一顶乌纱和一件官服。 胡简诚似乎预感到什么,只见他胸脯起伏,脸色涨红。 贾琥面带微笑,对胡简诚问道:“两内筹集三万石粮食,这个军令你敢不敢接啊?” 赵太监接言:“军中无戏言,违令是要杀头的。” 胡简诚一愣,接着大声答道:“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何惧之有!” 贾琥将大案一拍:“好!从现在起,由伱代理颍州知府!” 赵太监:“只要你两之内完成军令,杂家和大帅一起向朝廷力荐你为颍州知府。” 胡简诚:“是。” 贾琥望了林三一眼。 林三端着托盘走上前:“胡大人。” 贾琥:“购粮的钱,你可以从提刑司查抄的赃款里支取。” “是!” 接过托盘的胡简诚昂起头大步向衙门外走去。 望着胡简诚远去的身影,赵太监叹了口气:“是个好官哪!可是,因为替老百姓话办事,得罪了上司同僚,不容于士绅,落得这般下场.....人生能有几个三年哪!” 贾琥点零头,这样的事太多了,管不过来,也管不了,地方官员的任免权在朝廷。 今日之事只是权宜之计。 又想到贾赦的密信,五千两从乾清宫总管太监戴权那里买来了一个消息,忠顺王向皇帝建议,给关外派遣文官,协助镇守武官处理政务,管理教化蒙古人,使关外逐渐汉化。 什么协助处理政务,教化蒙古人,就是忠顺王集团想借机清除自己在关外的势力,或许还想掌握蒙古这个武装力量。 这已经不是戴权第一次和贾家交易情报了,八月十五以三千两的价格将忠顺王、义忠郡王相互勾结的消息卖给了贾赦。 这件事,又一次刷新了贾琥对义忠郡王的认知,为了权力竟可以毫无底线,忠顺王可是他的杀父仇人啊! 皇室三代四人中,也就皇帝还算是个正常人,一个疯子,一个傻子,还有一个精神病。 这或许是个好机会,上个弹劾吏部和内阁的奏章,好好地轰他一轰! 将他们全都拖下水,把他们的目光从关外拉回来。 想到这里,贾琥立刻拿起了笔,摊开空白的本章疾书起来。 写完后,贾琥一边点头,一边朝着墨迹吹气,从腰间解下一颗玉印,然后在嘴边呵了一口大气,在奏章上端端正正地盖了下去,兵部尚书的铜印已经被传旨太监带回京城了,只能用刚送来的宁国公玉印。 同贾赦一样,牛继宗也沾了儿子的光,被皇帝重新任命为兵部尚书。 贾琥抬起了头,对赵太监道:“赵监军,这是弹劾内阁和吏部的题本,你也来签个名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