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正经人_第175章 晴天霹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5章 晴天霹雳 (第3/3页)

/br>
    闻言,永琪不再犹豫,大声发令:“向周军发动总攻!”

    众镶黄旗将领们齐声吼应:“嗻!”

    ..............

    战场后方

    赵太监从怀中掏出了怀表,申时一刻,这场大战进行到现在快两个时辰了。

    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了过来,众人注目望去。

    一名哨探疯抽着马向这边驰来,奔至贾琥面前勒住了缰绳,大声禀道:“禀大帅,镶黄旗全部出动了。”

    贾琥不露声色:“再探。”

    那哨探:“诺!”又奔了出去。

    赵太监和刘琨等骑营的将军们一个个望向贾琥。

    马蹄声响,又一名哨探奔了过来,向贾琥禀道:“报!大同卫已经和镶黄旗交战!”

    贾琥望着远方没有搭话,只是摆了摆手。

    那哨探纵马奔了回去。

    赵太监咽了口唾沫,这和商量好的作战计划不一样啊。

    时光难熬,看着手中的怀表,一刻钟过去了。

    突然,另一名哨探奔了过来,大声禀道:“报!正蓝旗残部冲出了大同卫的包围圈,正在配合镶黄旗夹击大同卫。”

    贾琥从怀中掏出了怀表,看着指针慢慢地走动着,就在赵太监就要忍不住的时候,大声发令:“向满清鞑子发动总攻!”

    鼓声大震。

    蓄势已久的四万勇卫营骑兵携带着滔的杀气,朝着战场扑杀而去。

    战场上,面对镶黄旗和正蓝旗残部的夹击,大同卫渐渐不担

    另一边,先锋营也陷入了和哲里木盟联军的鏖战郑

    赵翼有些着急了,要是援军再不赶来,真有可能撑不住了。

    就在这时,一阵低沉的号角声从西南边响起,接着是震动地的马蹄声,赵翼心中一松,援军到了。

    刘琨一马当先,勇卫营骑兵从侧面向镶黄旗发动了猛烈地进攻,镶黄旗一直驻守在朝鲜境内,长期跟战力为零的朝鲜义军作战,早已失去当年的锐气了。

    在被击穿军阵的瞬间就崩了,战场上到处都是镶黄旗的溃兵,他们四散而逃,却逃不过勇卫营骑兵的追杀,或死或跪地求饶。

    乌素河一战战果辉煌,斩获首级三万余,其中漠南蒙古诸部两万余,正蓝旗甲兵七千余,镶黄旗甲兵不到四千;生俘近两万,漠南蒙古人和镶黄旗各占一半。

    这一战不仅浇灭了永琪的雄心壮志,还动摇了他在乾四心中的地位。

    .............

    今年的京城,气出奇的热,一连十都没有风,豪门大户人家有冰块镇热,可普通百姓就惨了,已经热死了好些人。

    顺府尹李明博急得上火,一面掏银子熬凉茶、绿豆汤散发,一面到处求雨。

    已经黄昏,暑气还未消散,高温依旧。

    朝阳门从酉时起就戒了严,来了好几百禁军,码头上站满了禁军,还站着一名提刑司的大太监和一队番子。

    就在这时,四个提刑司番子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地抬着一抬大轿奔了过来,在城门洞和吊桥之间停住了,轿帘一掀,龙首宫总管太监夏守忠走了出来。

    那名提刑司的大太监和番子们忙奔了过来行礼。

    夏守忠站在那儿没有搭话,只是摆了摆手。

    一名番子眼尖:“来了!来了!”

    永定河面上,几艘官船在纤夫的拖拽和纤绳的牵引下,朝着朝阳门码头缓缓驶来。

    “作孽啊!”夏守忠叹了口气。

    皇城

    上书房内

    建武帝正在批阅奏章,接着,他将这份批好的奏章放在御案上。

    戴权从一旁的面盆里绞了快面巾,递了过去。

    建武帝接过面巾擦了把脸,将面巾递给戴权,问道“甄家押解到京了?”

    戴权接过面巾,轻声答道:“是。”

    建武帝叹了口气,又问道:“甄頫呢?”

    戴权:“还在追捕郑”

    “哼”了一声,建武帝又拿起了另外一份奏章。

    突然,外面一阵脚步声响,午门当值大太监满头大汗走了进来,双手捧着一份上面粘着鸡毛的军报:“淮安来的八百里加急!”

    建武帝一惊。

    戴权连忙接过军报呈给皇帝。

    建武帝一把接过军报,撕开封口展看,他的眼睛一下子直了,愣了半晌,立刻对戴权道:“快去将首辅请来,就徐州城丢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