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南风渐起 (第2/3页)
。 半个时辰前,乾清宫里传出了旨意,赐王子腾一等忠锐伯,挂兵部尚书衔,赏穿斗牛服! 又想到了关外的贾琥,梅昌文的脸色阴沉了下来,多好的机会,可惜老皇帝专门警告了忠顺王,不允许在这个时候对贾琥和勇卫营出手。 从这可以看出老皇帝的心思,北方是根基,南方是粮仓钱库,随时可以收割。 梅昌文沉吟了一下,道:“国事艰难,大的事也要等打完了仗再,都回去吧。” “是。” 众官员无奈,只能起身向外走去。 “王御史留一下。”梅昌文补了一句。 王汝林停了下来。 梅昌文:“告诉大家伙,这件事千万不要掺和!让那些清流去闹,咱们要识大局。” 王汝林:“好,我现在就去通知他们。” ............... 乾清宫 上书房 乾清宫副总管招呼着几名黄门抬着两个箩筐走了进来,放在殿中,然后退了出去。 戴权上前翻看,看着看着,脸色越来越凝重了。 建武帝一边批阅奏章,一边问道:“都是弹劾王子腾的?” 戴权:“是。” 建武帝没有抬头,“抬下去吧。” “是。”戴权手一挥,那几个黄门又走进来将箩筐给抬了出去。 就在这时,一名提刑司的大太监匆匆进来,走到御案边,从怀中掏出一张名单,禀道:“陛下,镇抚司那边送来的。” 戴权接过,双手捧到建武帝面前。 建武帝接过名单一看,眉尖不禁一动,接着提笔在上面写了起来。 名单的左上角出现了“梅党”两个红字。 ............... 每年的五月份,草原开始逐渐变绿,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然而,此刻这片美丽的大草原上却上演着血腥残酷的一幕。 在古代,并不会出现两军突然相遇,在弄不清楚对方虚实的情况下就发起冲锋,进行厮杀,正儿八经的大规模战争都要先派出探马、斥候,侦查对方的情报,越是临近大战,双方派出的探马、斥候越多,而且是尽可能扩大侦查范围,避免被对方突袭、埋伏。 两军大战最先交手的是双方的探马、斥候,这也就是人们常的,两军交战,先死斥候。 这场战事,两军规模都在十万人以上,战场长达十几里,无数支斥候队在战场上来回疾驰,进行血腥而惨烈的搏杀。 一场短暂而激烈的搏杀后,柳湘莲随手擦掉马刀上的血渍,笑问道:“怎么样?” “爽!” 一群正在收割首级的哨探大声吼应道。 柳湘莲刚从察哈尔草原回来,正巧碰到一群身着彩甲的索伦兵正在围杀一队勇卫营哨探,对方不到五十人,己方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一个冲锋就将索伦兵给分割包围了,四打一,索伦兵毫无还手之力。 突然,地面微微震动起来,草原的另一头尘土飞扬。 柳湘莲在马上眺望,发现一股骑兵正迅速向这边奔来,人数约百余人。 只是这身装扮很陌生,不是蒙古人,也不像满清人,难道是罗刹人? 想到这里,柳湘莲立刻下令:“换马,结阵迎敌!” 由于是执行任务,柳湘莲的人都配备双马,一声令下,他们纷纷换马,组成一个攻守兼备的骑兵战阵。 “孙少爷,我感觉到了一股杀气正向我们扑来!” 闻言,柳芳瞥了一眼旁边的中年汉子,此人跟随柳芳十几年,自己第一次从他口中听到这样的话,立刻打起精神来。 很快,对面的骑兵便奔到离他们不足两里之处,见到严阵以待的周军,他们却从容不迫地整顿起来,接着慢慢压了上来。 见罗刹人主动进攻,柳湘莲大吃一惊,接着大声喝道:“拔刀!” 唰的一声,两百余名周军一齐拔出了马刀,寒光闪闪,死一般的沉寂! 对面的罗刹骑兵先是慢跑,在进入一里地之后,开始加快马速,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冲了过来。 人数不多,却也声势惊人! 柳湘莲战刀一挥:“杀!”率先冲了出去。 “杀啊!” 两百余名周军骑兵向罗刹骑兵发起了猛烈地冲锋,对面的罗刹骑兵也开始最后的冲锋。 骑兵冲锋厮杀,生死只在一眨眼之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