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正经人_第143章 打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3章 打脸 (第1/2页)

    第144章打脸

    转眼到了二月二。

    还没亮,宁国府的大门打开了。

    接着,林三领着一群亲兵护卫着贾琥的马车从大门里出来,向永定门方向驶去。

    二月二,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等,是民间传统节日。

    民间在这一会敬龙庆贺,以祈龙消灾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皇室也非常重视这个节日,这一,皇帝不仅要率领百官前往永定门内大街西侧的先农坛祭祀先农,还要亲自耕田。

    皇帝耕田还有着严格的礼仪,周随明制,皇帝右手扶犁、左手执鞭,往返犁地四趟,然后,从西阶登观耕台,观看官员耕地,结束后,由东阶退下。

    今儿还是迎春的生日。

    快要亮了。

    永定门巨大的城门慢慢开了。

    接着,一阵“咔咔”的声响,沉重的吊桥放下来了。

    在永定门守将惊疑的目光中,一名身系包裹的军使挥鞭猛抽胯下快马,向皇城方向疾驰而去。

    亮了。

    正阳门,又称“龙门”,平时不开放,专供子通行,官民只能走东西侧门。

    为了彰显皇家的特权和威望,皇帝出行要“黄土铺路,清水洒街”,其实就是为了打扫卫生。

    二月初的晨风还是很冷,贾琥跺了跺脚,快半个时辰了,正阳门还没有开。

    正阳门外,满是黄土的跸道两旁,站满了陪祭的官员,除了杨阁老留守文渊阁,该来的都来了。

    突然,一阵“咔咔”的声响传来,正阳门那巨大的城门慢慢打开了。

    鼓乐大作。

    二十四面黄龙旗开道,接着是迈着整齐有力步伐的五百禁军步卒,然后浩浩荡荡的黄罗伞盖旌旗长矛仪仗开过来了。

    一刻钟后,皇帝的车架来了。

    在一群禁军骑兵的护卫下,那辆高大的辇车缓缓驶出了正阳门,没有停留,径直向先农坛驶去。

    辇车走远,官员们寻车的寻车,唤马的唤马,正阳门到先农坛十多里路,走过去肯定是不行的。

    就在这时,乾清宫总管太监戴权匆匆走了过来,在首辅宋成良的耳边低语了几句。

    宋成良的脸一下白了。

    戴权又同内阁其他几位了几句话,最后指了一下贾琥,然后大步向辇车方向走去。

    宋成良几人紧随着戴权走去。

    贾琥愣了一下,接着追了上去。

    众官员都怔在当场。

    高大的辇车停在了正阳门大街上,两名提刑司的大太监扶着一个面色惨白的信使站在边上。

    几人随着戴权向辇车走去。

    这时,车门开了,只见忠顺王从车架上走下来,贾琥终于看见了皇帝。

    建武帝的目光在众人身上一扫,接着指了一下贾琥。

    贾琥快步上前,躬身行礼:“皇上。”

    建武帝的脸上显出了无穷的感慨,接着深深地叹了口气,道:“漕帮逆匪进攻徐州府是为了转移朝廷的视线,并没有进攻通州,他们的目标是安徽,逆匪主力正在围攻凤阳。”

    贾琥一惊,急问:“安徽卫呢?他们在干什么?”

    建武帝沉默了。

    “.....”

    行吧,贾琥明白了,这是打算将两淮的漕帮逆匪往安徽赶,脱口道:“这是在养虎为患!”

    忠顺王脸一沉:“有你这样子同皇上话的吗?”

    贾琥没有理会他,仍旧望着皇帝。

    一阵沉默后,建武帝话了:“忠顺代朕去先农坛祭祀,你带领勋贵和百官陪祭。”

    贾琥先瞟了一眼忠顺王,这才答道:“是。”

    建武帝对戴权道:“把几位阁老扶上来!”

    “是。”戴权手一挥,奔上来几名提刑司的大太监,扶着宋成良等人送上辇车。

    在禁军骑兵的护卫下,辇车向正阳门驶去。

    贾琥望了望消失在正阳门内的辇车,转身向马车走去。

    “哼”了一声,忠顺王接过护卫手中的缰绳,翻身上马,手一挥,领着队伍向先农坛走去。

    ..................

    荣国府

    贾母院

    宝玉穿好衣服,也不等袭人进来伺候,弯腰洗了脸,随便用毛巾擦了擦。

    袭人进来,看见这般光景,便笑道:“这还早呢!过会子再去,正好。”

    宝玉也不理她,忙忙地要过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