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正经人_第126章 谣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6章 谣言 (第1/2页)

    第127章谣言

    瑞雪兆丰年,可今年的雪却让朝廷慌了神,京畿出现了雪灾,顺府共领五州十九县,却有二十一个州县报了灾情,牲畜冻死甚多,怀柔、顺义等地甚至出现了百姓伤亡。

    开仓放粮、施粥、发放御寒衣物都在其次,是朝廷的赈灾物资运不过去,内阁和户部、工部的官员们都急得冒烟了。

    皇帝动了怒,昨儿召开了大朝会,当着百官的面斥责了内阁,更是严令工部抓紧疏通官道,若是激起民变,就将工部所有官员革职下狱。

    退朝后,工部尚书领着左右侍郎、各司郎中出城监督,就连贾政都跟着去了,一夜未回。

    大雪纷纷扬扬,到处白茫茫一片。

    宁国府的大门咔呀一声打开了,接着两名厮用长杆挑着鞭炮走了出来,在门边点着了,噼里啪啦火光四射地炸了起来。

    紧接着,荣国府的大门也打开了,两名厮挑着燃放的鞭炮,噼噼啪啪放着走了出来。

    今是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北方年,是民间扫尘、祭灶的日子。

    过了年,老百姓认为诸神都上了,就没有什么要忌讳的了,所以,过了年一直到除夕都是好日子,没有任何忌讳,人们常“过了年,百无禁忌”。

    宁安堂后院的门打开了,贾琥披着斗篷大氅走了出来,快步向外书房走去。

    外书房内,焦大正趴在地上朝火盆里吹气,不一会儿,一大盆炭火红红的燃烧起来。

    又将另一盆炭火引燃,焦大拿起铁火钳将红红的银霜炭放进火炉里,接着把水壶搁上去。

    贾琥一掀棉帘便看见了正在忙活的焦大,他先是一怔,接着走了进去,一面道:“往后这种打杂的事叫厮去干,你老歇着就是了。”

    焦大咧嘴一笑,接过贾琥手中的斗篷挂在衣架上,这才道:“外书房也不能让厮们随便进来,再了,些许事,我干的动。”

    贾琥笑了笑,伸手一让,“你老请坐。”着走到书案前坐下。

    焦大连忙从怀中掏出一个牛皮信套,放在书案上,“这是都察院、翰林院、国子监以及梅昌文、王汝林等官员家送回来的情报。”

    贾琥接过信套,从里面掏出一沓情报记录,然后一张张仔细阅看。

    看完了最后一张,贾琥抬起头默默地想了想,都是些琐事,没什么重要的信息,这些文官们聚集在都察院和梅昌文家中没做什么正经事,不过是闲谈和吟诗作赋,还有就是研究研究史书传记。

    搞不懂他们要做什么,难怪都文官的花花肠子多。

    史鼎肯定是知道什么,不过他什么也不肯。

    焦大话了:“二爷.....”

    贾琥回过神来,把目光转向了他。

    焦大:“这两东西市酒楼茶馆中传出了一些话......我也是才察觉不对。”

    贾琥一凛:“什么话?”

    “最先是从义忠郡王的太和楼传出来的,二爷有古之名将风采......都是些赞扬二爷的美言,二爷年纪轻轻就建立功勋,卓越的军事才华,什么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刚开始没什么,后来风向就变得不对劲了.....二爷开疆拓土上千里,打残了蒙古人,击败了满清人,逼降了伊克昭盟,却只是晋爵一等侯,定是朝中有jianian妄作祟。还二爷这场病大有文章.....”

    贾琥的脸都青了。

    “我让人背地里抓了几个泼皮,他们没人指使他们,之所以传,就是觉得朝廷处事不公,看不惯那些官员的嘴脸。”

    “没人指使?”贾琥脸色陡变。

    焦大点零头,接着道:“这些都还没什么,就怕后面愈演愈烈.....再传出什么骇饶谣言.....街谈巷议,不好抓啊!”

    贾琥怔住了,半没有吭声。

    这明显是有人在设局,目的就是捧杀自己。

    面对这种捧杀,自己还不能无动于衷,因为这种捧杀会让皇帝心生猜忌。

    现在的贾家要钱有钱,要兵有兵,商会那边还掌握着大量的粮食,如果再在民间拥有很高的名望,只要坐在那张椅子上的人都会心有疑虑。

    还有那些看似是在为自己鸣不平的话,妥妥的想通过过分地吹捧让自己骄傲自满,慢慢地毁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