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回家 (第2/2页)
患无穷。” 建武帝沉默了,宋成良这两句话,第一句是告诉自己三千营已经没了威胁。第二句则是在警醒自己了。 宋成良的不错,只是赵太监和王子腾的密折都写着一句话,三千营姓贾,除了贾家人,没人可以指挥他们。 这是任何一个皇帝都不能够接受的,特别还是一支精锐骑兵。 宋成良先瞟了一眼戴权,接着道:“阴山一战暴露了火铳兵的缺点,怕雨。这个时候就需要骑兵的保护了。勇卫营只有三千骑兵,不若将三千营残部并入勇卫营,这样一来不仅补上了勇卫营的短板,还可以防止贾家重新将手伸进京营。” 建武帝:“这样一来勇卫营就有近八万人马.....” 宋成良摇了摇头:“勇卫营的掌握在朝廷.....不,是掌握在陛下的手里。” 建武帝:“哦?” 宋成良望向戴权:“戴总管!” 戴权:“勇卫营的弹药消耗非常的大,最多的时候,一就消耗了军器局半个月的产量。没有弹药,勇卫营的火铳还不如长矛!” 建武帝如醍醐灌顶,不再犹豫,对戴权道:“按照首辅的意见拟旨吧。” 戴权连忙答道:“是。” 建武帝又把目光望向了宋成良:“裴衍的案子要抓紧了,涉案四品以上官员全部下狱,该抄家的抄家!” 宋成良听后大惊:“陛下三思,这样做,会引起朝野震动的。” 建武帝摆了摆手:“先抄了再。”
宋成良怔了一下,刚想开口。 午门当值大太监捧着一份上面粘着鸡毛的奏折急忙走了进来:“漕运衙门来的六百里加急!” 建武帝一把接过奏章,撕开封口展看,他的脸一下子变得十分难看起来,半晌,才对宋成良道:“漕帮总舵走水,漕帮帮主和家一个都没逃出来。” 宋成良一凛,脱口道:“终于忍不住了。” 建武帝沉吟了好一阵子,才冷冷地道:“朕正愁没有借口呢。”转头对戴权道:“即刻拟一道密旨给两江总督欧阳霖,让他便宜行事!” 不到半个时辰,贾琥晋爵一等侯的消息传遍了京城,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消息传到了贾家,宁荣两府像过节一般热闹,上自贾母等人,下至仆人厮,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 最让贾母高心是皇帝将三千营残部并入了勇卫营,她可是非常清楚三千营的战力。 所有的人都知道,贾母高兴时出手大方,那些媳妇婆子和丫鬟们纷纷跑来给贾母道喜,讨要赏钱。 贾母高兴,便了一个“赏”字。 鸳鸯早就预备下了赏钱,听见贾母“赏”,忙命婆子们撒钱。 只听满院子钱响,贾母更高兴了,又命李纨和尤氏摆酒席庆贺。 听哥哥封侯,惜春高兴坏了,又听贾母正在撒赏钱,便带上尤氏给她的零花钱,只要上一句“恭喜姑娘了。”,立马赏钱,还是一百钱,结果所有的丫鬟都跑来讨要赏钱,还没等走出她们姊妹住的院子,惜春的零花钱就没了。 好在赖升家及时送来了钱,这才保住了她宁国府大姐的脸面。 两府上下喜气洋洋。 另一边,北静王府却是一片愁云惨淡。 北静王妃的病一直没有好,如今就连北静王水溶都病倒了。 太医了,是急怒攻心,吃几服药,调养调养也就好了。 午后,空渐渐的飘起了雪花,京城的第一场冬雪降临了。 ......... 建武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大雪纷纷扬扬,到处白茫茫一片。 苍茫的雪幕中,居庸关那狭长的谷道被衬得更黑了。 漫的飞雪裹着一支大军在积雪的谷道内艰难地行进。 居庸关城下,贾琥端坐在马上,他已经收到了圣旨和兵部公文,原以为皇帝会将三千营扣在大同,甚至是解散,没想到会并入勇卫营,看来自己还是高估了他的勇气。 望着密密麻麻在大雪中行进的士卒,贾琥那消瘦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原本居庸关守将已经准备好了营帐,但再大的雪也挡不住回家的渴望。 因此雪再大,勇卫营的将士们也愿意冒雪拔营。 终于,最后一辆辎重车驶出了居庸关门洞,贾琥双腿微微一夹马腹,他胯下的战马慢慢地走动了。 他身后的亲兵们紧跟着策动缰绳跟了上去。 回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