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正经人_第110章 京城风云(超大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0章 京城风云(超大章) (第1/4页)

    第111章京城风云

    十月初的京城又多了几分凉意,秋风扯着几片落叶在空中飞舞,大街上冷冷清清,行人和车辆寥寥无几,许多店铺大门紧闭,一片清冷和萧条的景象。

    这时,广安门外驶来了一辆马车,十几名家丁打扮的护卫夹护着马车进了京城。

    马车内坐着一个中年男子,正是扬州知府李明博。

    李明博的脸上显出了无穷的感慨,此次他进京是因为收到了内阁的公文,调他进京担任顺府尹。

    今年是他在扬州任期的最后一年,原本以为会被特简按察使之类的官职,没想到会被任命为顺府尹,还是即刻上任。

    此刻李明博忧心忡忡,顺府尹不好当啊!

    表面上看着威风八面,实际上是两头受罪,还要经常背黑锅,这不,因为北静王和张道士遇刺案,前任顺府尹辞官了。

    李明博也听了这位前任顺府尹所经历的苦难,这也算是一种解脱吧。

    首辅宋成良还给李明博写了一封私信,明了其中的缘由。

    漕帮内部的权力争斗愈演愈烈,一开始双方还比较克制,只是相互争取依附在对方身边的江湖帮派,现在直接明目张胆的采取火并这一简单粗暴的手段,搞得两淮地区人心惶惶。

    漕运衙门的官员出面调解,效果不佳,消停个三五日,两方便又发生了冲突。

    恼火的漕运总督派兵镇压过一次,抓了上千人。双方表示不会耽误漕运,更不会打扰普通百姓的生活,后来就没人管这件事了。

    接到宋成良的信,李明博才知道,漕运总督是接到了内阁的公文,这才放任漕帮火并内斗,只要他们不影响漕运和普通百姓的生活,漕运衙门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们闹去。

    宋成良在信中还暗示两淮会乱起来,所以才会借着这个机会让他提前离开。

    也可以,首辅宋成良将他从一个火坑中救出来,又带到了另一个火坑去。

    掀开车窗帘,李明博打量了几眼,微微叹了口气,路上他听了北方的战事,理国公柳芳统帅的主力连战连捷,横扫关外草原,消灭了数万蒙古人,还击溃了哲里木盟联军。

    按理,京城内外应该一片祥和喜庆的气氛才是,可偏偏勇卫营和三千营失去了踪迹。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息传回来,情况也变得越来越糟糕,几乎可以断定,勇卫营和三千营落入了满清人和蒙古人精心设置的陷阱里。

    在茫茫大草原上,落入了骑兵的包围圈内,不用想就知道会是怎样的结局。

    勇卫营中的士卒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原五军营,而这些士卒几乎都是京畿、山东和山西的良家子弟,这让很多人忧心忡忡。

    九月底的时候,京城内突然有了谣言,贾琥贪功冒进,这才中了满清饶圈套。还贾琥是因为有个当贵妃的jiejie,才能领兵出征.....

    对于这种街谈巷议,朝廷并没有理会,直到那些士卒的家人在有心饶煽动下前往宁荣街闹事,这才引起了朝廷的重视。

    兵马司抓了一批人,经过审问,确定是有人故意散播谣言,中伤贾琥和贵妃贾元春。

    听就连后宫中都有谣言了,为此皇帝大发雷霆,处理了一批宫女和太监。

    此刻的京城就是一个炸药桶,只要贾琥战败的消息传来,立刻就能将京城炸翻了,贾家和勋贵一脉都会受到反噬!

    想到这里,李明博叹了口气,这个顺府尹不好当啊!

    出神间,车队来到了正阳门大街。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身后传来,护卫队长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系包袱,衣裳破损的信使不断挥鞭猛抽胯下快马,向这边驰来。

    那马渐渐驰近,上面的信使双眼微闭,面色蜡黄。

    护卫队长心一咯噔,连忙招呼车队靠边躲闪。

    就在这时,那马一声悲鸣,口吐白沫,前腿一软,向前瘫倒,抽搐了几下,便没了动静。

    护卫队长这时才发现,那名信使用绳子将自己绑在了马背上。

    鲜血慢慢地渗出来,是那样的刺眼。

    这么大的动静引来了周边的百姓,只是没人敢过来,远远地聚在一起悄悄地议论。

    “怎么回事?”

    李明博掀开了车窗帘,愣了一愣,对那护卫队长道:“去看看。”

    顿了顿,“不要动他身上的包袱。”

    护卫队长:“是。”翻身下马,走上前,在信使尸体旁边蹲下,伸出手去摸了摸,在怀中摸到了一块令牌,直接掏了出来,突然他浑身一颤,如见鬼魅!

    李明博:“怎么了?”

    护卫队长回过神来,连忙拿着令牌跑到马车旁,将那令牌一递。

    李明博变了脸色,令牌上赫然刻着“提刑司”三个字!

    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更有好事者走了过来。

    李明博:“先把围观的人轰散了!”

    护卫队长:“是!”手一挥,几名护卫驱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