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章 北海归来,拜访武当(万字大章) (第1/6页)
望着满地跪拜自己的天鹰教弟子,冯骥再看向殷天正,却见殷天正笑着看向自己。 “冯骥,天鹰教紫薇堂堂主一职,我便交给你了,江南形势复杂,有海沙派、神拳门、巨鲸帮、巫山派等等门派,还有那自诩正道的六大派,都是我们敌人。” “我儿坐镇天微堂时,他确实镇压不住,但是我看好你!” “但是你记住,江湖之事,终究是小事,国难当头,才是大事!” “勿要计较一时得失,赶走蒙元,才是我等矢志!” 殷天正说了几句肺腑之言,神色满是正气。 冯骥点头,沉声道:“多谢教主指点。” 殷天正摆了摆手,道:“天微堂与紫薇堂的矛盾,我已经了解过了,此事确实是我儿子做的不对,我在这里,也向那些牺牲的紫薇堂弟子说声抱歉。” “他那条手臂,便算是给紫薇堂弟兄们一个交代,此事就此揭过,如何?” 冯骥笑道:“好!” 当下众人都开怀大笑起来。 本以为今日难以收场,想不到竟是这个局面。 白龟寿、赵云虎两个坛主,此时也不禁喜笑颜开。 对教主殷天正,也越发佩服与尊敬起来。 冯骥也不禁感慨,殷天正老而弥坚,手段老辣。 他若是强逼自己,怕是天鹰教今天就会分裂了。 但是对方没有,反倒是真的容下了自己,将紫薇堂一职给了自己。 此举不但消弭了天鹰教一场祸事,更是让天鹰教弟子万众归心,对他尊敬倍增。 同时冯骥对他,也难以产生敌意。 不愧是江湖老人,难怪死去的王崇光说,殷野王的才情风骨,不及殷天正万分之一。 事情揭过,众人迎着殷天正这个教主,迁移到了偏殿。 牛大胆带人负责重新收拾主殿内堂。 偏殿里,众人都在恭喜冯骥,也在恭喜殷天正获得一员虎将。 却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道急报。 “报——教主,北方紧急军情!” 殷天正当即起身,沉声道:“说。” “北方义军起义,请天下义士前往共商大事。” 殷天正顿时一喜,道:“又有一方豪杰起事了?什么人?” “蕲州徐寿辉。” 殷天正立时站了起来,眉头微蹙:“徐寿辉,此人我略有耳闻,虽不是江湖人士,但是在蕲州颇有声势。” “此次起义动静不小,亦有明教高手参加,教主,我们天鹰教是否派人过去?”白龟寿忍不住询问道。 殷天正微微点头,道:“好,此事我亲自过去一趟。” 涉及起义大事,他这位教主自然要亲自走一遭。 当下便开始安排事宜。 不多时,又有一支急报送了进来。 只是这一次,不是殷天正手下,而是冯骥的紫薇堂手下。 “报——堂主,浙东义军起事,邀我教代表前往会面。” 冯骥闻言,顿时眉头一挑:“浙东向来是我们天鹰教的地盘,哪来的其他义军?” “是一名盐帮头领,此人姓方,叫做方国珍,手底下有一支水军,水上作战十分了得。” 冯骥诧异:“盐帮?浙东的水上生意,不都被海沙派和巨鲸帮把持了吗?” “那人是私盐贩子,从两帮手里拿货的。” 冯骥摸了摸下巴,道:“好,这事儿我去。” 当下众人分道扬镳,殷天正带着人手赶往北方。 冯骥带人前往浙东,见见这支水军。 双方人马刚到山下,却见又有一道急报传来。 “报——教主,堂主,天市堂急报,武当、峨眉、昆仑会和巨鲸帮、海沙派、神拳门的人,于东海之上围困天市堂弟兄,请求浙东紫薇堂救援。” 殷天正闻言,顿时眉头一皱,没好气道:“这群名门正派,当真是狗皮膏药!” 他扭头看向冯骥,问道:“伱手底下还有人手吗?” 冯骥看了看白龟寿和赵云虎,二人都是苦笑,两人手里都有任务。 殷天正见状,想了想,取出一枚令牌,道:“去调青龙坛、朱雀坛前往。” 一人立刻接过令牌,立马离开。 殷天正看向冯骥,道:“眼下正是多事之秋,无论如何,抗击蒙虏才是重中之重,我等须以大事为重,你可知那六大派为何盯着咱们不放?” “为了屠龙刀?” “不错,若是能够得到屠龙刀,我们可凭借此刀威势,集齐义军,对付蒙古鞑子。” “我虽不知此刀究竟有何奥秘,但是此刀乃是镇守襄阳的郭大侠所留,更有武林至尊的传说加持,其象征意义,早已超过了这把刀本身。” “所以这把刀,必须在我们手里,才能最大范围的发挥作用。” 冯骥恍然。 以殷天正的才情,怎么可能为了一把不知道秘密的屠龙刀而动这么多心思? 他其实并不在意刀内秘密,他只需要这把刀,借助此刀声势,聚集义军,反抗暴元。 确实如殷天正所说,屠龙刀的象征意义,早就超出了它本身的秘密。 为什么历史上造反的人,都要闹出各种谣言起事? 便是为了凝聚人心,壮大声势。 但是论能够吸引所有江湖人士,草莽英雄的谣言。 哪个能比得上‘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这句话? 天鹰教当年举办扬刀大会,不就是为了吸引天下英雄过来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