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买唱片的少年 (第1/2页)
首尔市钟路区——首尔市历史最为悠久的街区之一。据说已经拥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时间冲刷的痕迹在这片土地十分明显。 大街两旁遍布着低矮的民居,夕阳的余晖映在墙上有股斑驳萧瑟之感。 路上的行人rou眼可见的少,尤其是年轻人更是见不到几个。据新闻报道钟路区的人口在逐年减少,似乎跟首尔的中心从江北转移到江南有很大关系。 朴景旭是比较赞同这种说法的。 以他作为江南居民出身的所见所闻来看,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群和低矮破旧的民房可谓是天差地别。 难以想象这是同一座城市下的场景。 不过这并非没有好处,经历过时光考验的地方,会满载时光给予的奖励。 朴景旭此次的目的地,便是蕴含着时光本质的藏宝之地。 他是来寻宝的。 时光的宝藏会以多种形式留存下来,音乐便是其中一种。而作为载体的唱片和CD无疑是开启宝箱的钥匙。 尽管有人会说数字音乐时代,实体唱片的存在会显得多余。无损音质和CD的差别甚至微乎其微——都属于数码化的音乐。 那么选择实体唱片的意义在哪? 朴景旭也曾有过疑问,不过他从叔叔那里得到了不一定正确却有意义的回答。 “音乐载体的发展变迁史本身就符合你对时间的好奇心。了解历史不一定需要从中收获什么,光‘了解’本身就足够有意义。放在这件事上也一样,只有接触过你才能从中得到你想要的。” 说完,叔叔还补充了一句:“就庸俗点说,实体唱片还存在纪念价值,可以收藏。而且把碟片放入机器的动作也很有仪式感,这可比用手指干瘪地划拉屏幕强多了。” 尽管叔叔的回答没有让朴景旭满意,但至少扫清了他的迷惘。 于是有了这次“寻找稀有罕见的唱片”之行,地址就是由叔叔提供的——一家二手唱片店。 原先是一家开了三十年之久的唱片行,当年有过一阵辉煌的日子。不过在数字音乐的冲击和城市中心转移的双重困境之下,不得已转变经营策略。 这家店的特别之处在于唱片类别虽不齐全,却意外的能找到一些年代久远的老唱片。据说是因为名声在外,加之价格公道,所以有很多人愿意把唱片拿来这里卖。 从大街走入民居紧邻的小巷,仿佛走进了四通八达又蜿蜒崎岖的迷宫。 按照游戏设计来说,宝藏总会放在迷宫的最深处——让朴景旭不由想到这或许是有事实依据的。 就算手握着“藏宝图”,可不熟悉周遭区域的少年仍然费了不少功夫抵达了目的地。 那是一家被民居群包围,将自己伪装加入其中的小店。 光看外表跟旁边那些民房别无二致,就连招牌都不舍得安一个。若不是朴景旭再三和手机里的照片比对,恐怕真的会错过。 朴景旭站在门口,隔着质朴单薄的木门飘出了舒缓的旋律。 “是我心永恒呢。”朴景旭暗自想到。 大名鼎鼎的泰坦尼克号加席琳·迪翁的倾情演唱无疑有种让人静静欣赏的魔力。 “Everynightinmydreams Iseeyou Ifeelyou ThatishowIknowyougoon” 驻足聆听了好一阵儿,朴景旭才慢慢推开店门。 伴随着叮叮当当的风铃声,少年踏进了梦想的藏宝之地。 不过映照的眼中的场景似乎和他想象有些不同。 狭小的空间下有着两三个卡座、宽阔的落地窗以及木制的小吧台,两者之间隔着一条狭窄的过道。 怎么看都是咖啡馆没错吧? 吧台里站着身穿休闲服的中年络腮胡,无疑就是这间店的老板——朴景旭不觉得这种小店有请服务员的必要。 刚进门朴景旭就经历了大嗓门的洗礼。 “本店不卖卡布奇诺,不卖摩卡,更不卖焦糖玛奇朵。别问有什么,问就是美式咖啡。” “我不是来喝咖啡的。” “点心也没有。” “我也不是来吃点心的。” “其他的更没有,请你离开吧。” 那你开什么咖啡店?朴景旭颇感无语。 从进门到对话结束期间,络腮胡一直低头仔细擦拭着杯子,看都没看少年一眼。 尽管老板态度恶劣,但出于对叔叔的信任,朴景旭没有当场走人,反而主动上前问道。 “老板nim,请问这里‘漂流瓶唱片’没错吧?” 似乎是对“漂流瓶唱片”几个字有了反应,络腮胡大叔手上动作一顿,接着慢慢抬头第一次正视少年。 “小子你从哪里听来这个名字的?” “我叔叔告诉我的。” “你叔叔是谁?” 这个问题让朴景旭迟疑了一瞬,不过又觉得没有保密的必要。 “朴振英。” 闻言络腮胡仔细打量了眼前的少年一番,面容虽显稚嫩,但依稀能看出五官的优越。在搭配一米七几的瘦长身型,他肯定这小子长大后绝对会是个令无数女人疯狂的家伙。 这反而让他更疑惑了。 “不像啊……” “老板nim”络腮胡的话让朴景旭摸不着头脑。 “你跟朴猩猩那家伙一点都不像啊,还是说他和你爸是那种义气意义上的兄弟?” “他是我亲叔叔……” “那你爸跟朴振英像不像?” 朴景旭想了一下,觉得还是要为自家老爹正名。 “奶奶说当时很多人都觉得孩子抱错了。” 络腮胡秒懂,点了点头,又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