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_五百一十八 跑路的韩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百一十八 跑路的韩馥 (第1/2页)

    玄德第一卷逆天改命刘玄德五百一十八跑路的韩馥就眼下的局势,并州地区虽然有董卓作为牵制,但是一旦发生动乱,河东郡和河内郡还是会成为战场前线,而在这些地方进行屯田、增产粮食,也是一种减少损耗的方式。

    未来,等中原平定之后,刘备必然向并州用兵,不仅要解决并州匪患,还要解决并州被匈奴人等外族人占据过甚的问题,把并州重新恢复。

    到时候,就需要河东郡和河内郡提供的粮食作为底气了。

    虫豸们还在醉生梦死,还在享受着雒阳兵变给他们带来的利益,而刘备却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未来。

    军事,经济,粮草,后勤,很多方面的事情他都在准备着,他要在雒阳集合十万人左右的主战部队,用来应对袁绍和袁术的威胁,同时为挫败他们之后席卷关东做铺垫。

    那丰厚的战利品,已经让刘备垂涎三尺,有些按耐不住贪婪的欲望了。

    准确的说,当前天下的局势,和刘备预料之中的有那么一些小小的出入,但是整体来说,倒也符合刘备对这个国度的判断。

    袁氏为了求生而散布出去的假消息还是起到了一些效果的,利用袁氏本身尚存的号召能力与雒阳朝廷在这一阶段的号召能力的不足,袁氏在舆论上并没有落于下风。

    他们散播出去的关于刘备才是反贼、刘协是伪帝的消息契合了之前废长立幼之争时期天下人所担忧的事情。

    虽然有着雒阳朝廷的明确布告,奈何雒阳朝廷的公信力经过刘宏的二十年折腾,确实有那么一点点不尽如人意。

    新帝登基的消息送往各地,换来的并不是舆论汹汹,也不是立刻承认,而是一片一片的沉寂。

    上表宣誓承认、效忠新任天子的地方官员主要集中在关西地区、并州、荆州和扬州等地区,不算太多。

    而中原腹地和河北地区的人口核心精华地区的态度是不反对,但是相当一部分地方主官也没有立刻送来恭贺天子登基的奏表,大部分官员的态度是不反对,也不恭贺。

    宗室长者、青州牧刘虞没有立刻给出回应,徐州牧刘焉也没有立刻给出回应,中原地区很多郡守也没有立刻给出回应。

    这些人在政治上多少有点失分。

    只有少部分王国因为宗王的关系而送来了恭贺奏表。

    这充分体现出了刘宏统治下的雒阳朝廷在公信力上的严重缺失,这直接导致雒阳朝廷重立之初并不能快速取得地方的信任。

    不过反过来看,对于雒阳朝廷,地方不是很信任,但是对于袁绍和袁术在地方上的行动,他们貌似也没有过多的响应,没有那种袁氏振臂一呼就天下沸腾的情况。

    他们不敢那么快的相信雒阳朝廷,更遑论袁氏。

    此时是中平六年的六月上旬,逃跑离开雒阳的袁术和袁绍两人的种种行动和一系列的变故,刘备也基本上全都知道了。

    总体来说,袁术混的比袁绍要好,响应袁术的人比较多,这主要是因为豫州汝南郡是袁氏老巢,袁氏四代人经营家业,根基深厚。

    在这样的情况下,袁术占据了汝南郡这块中原腹地,宣布起兵讨伐刘备。

    而袁绍则在冀州折腾,貌似势力还没有袁术强大,只是宣布讨伐刘备,也说刘备是反贼,刘协是伪帝,真正的皇帝是刘辩之类的,说辞和袁术差不多,没什么别的。

    然而两人都已经决定要起兵了,却没有传说中十八路诸侯群起响应的“盛况”,根据目前得知的消息,地方上除了袁氏门生、故吏家族响应之外,其他官员、家族都没有行动。

    刘备一度感到疑惑,但是转念一想,又觉得理所当然。

    自己的名声、地位、资历、权势比起董卓董太师那是全方位的超越式碾压。

    且因为姓刘,是汉室宗亲,奉先帝遗诏剿灭叛逆的理由也更加合情合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固然会引起一些不满和疑虑,却不至于上升到兵戎相见的地步。

    地方官员们会有不满和疑虑的情绪,所以暂时观望,没有立刻接受雒阳新秩序,但是要说到起兵对抗,估计他们也不乐意。

    比如刘虞,还有刘焉,这两个著名的宗室州牧,手握重兵大权,想要起兵对抗刘备并不难,但是两人各有各的顾虑,心思重重,直接起兵那是不可能的,更不可能响应袁氏号召。

    刘备猜测,他们可能正在观望局势,打算看看雒阳朝廷和袁氏余孽之间的斗争,毕竟眼下坚决认为雒阳朝廷没有正统性的,只有二袁。

    二袁胜利了,自然不用多说,但要是二袁被刘备干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