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七回 令人寒心 (第1/2页)
皇宫大内,屏风后面。 天启皇帝正和瑞安大长公主对谈。 两人先行国礼,后行家礼。 刚入座,大长公主大倒苦水:“皇帝,这杨承应实在太过混账,他竟把我派到金州镇打前哨的人关了起来。 而且关了好几天才放出来,然后赶了回来。” “竟有此事。”朱由校惊了。 “我没有一字虚言,请皇帝明察。” 啪! 朱由校一拍桌子,“这个杨承应太过分了,竟敢这么对公主。” 说罢,派太监唤来魏忠贤。 “魏忠贤!”朱由校想了一下,“你,把徐光启叫来,我有话问他。” 不止是瑞安大长公主惊讶,魏忠贤也惊了。 魏忠贤来之前就知道杨承应触怒皇帝,他以为可以趁机栽赃,结果皇帝只让他召徐光启进宫。 “快去办!”朱由校催促。 “是,老奴这就去办。”魏忠贤低着头退下。 家奴面前,公主不便开口。 等魏忠贤离开,公主才问道:“皇帝,你为什么要这么纵容杨承应?” “辽西局势到这个地步,王在晋和袁崇焕为了山海关一事争论不休,孙承宗也没回来。 唯一让我感到安心的,只有金州镇。而且金州镇不需要消耗多少军费,就能如此牢固,可谓人才难得。” 自家人面前,朱由校实话实说。 即位之初,建虏攻打辽阳,被挡了下来。 皇帝仔细问过袁应泰,原来是杨承应在背后支持的他。 到如今,金州镇已经站稳脚跟,而辽西一败再败。 某种程度上说,金州镇成了天启皇帝心中的一剂强心针。 “虽然如此,也不能过于骄纵。” 公主严肃地说道:“皇帝可不能忘了唐末藩镇!” 朱由校笑了:“我派了纪用和霍维华在金州镇监视,问题不大。” 看皇帝袒护到这个程度,公主还能说什么呢,长吁了一口气。 这时,徐光启被魏忠贤领到屏风后面。 “臣徐光启,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万岁。 拜见公主,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徐光启跪在地上,弯腰磕头。 朱由校命人给徐光启赐座,隔着屏风说道:“徐卿,杨承应把大长公主派往金州镇打前哨的奴才赶走,你可知道此事?” “不知道,才听陛下说起。” 徐光启恭敬的回道。 “你怎么看这事?” “恕老臣直言,杨承应是吃软不吃硬的人。想来公主府上的人,和他在某些方面起了冲突,才被赶出来。” 徐光启话音刚落,公主怒道:“徐大人,你这话可有偏袒杨承应之嫌疑。” “回公主,非老臣偏袒,而是实事求是的讲。” 徐光启恭敬的说道:“杨承应待在镇虏城,正在北上剿贼安民,袭扰建虏的盖州等地。 倘若没空回金州城,而公主府家奴要他回去,这都会引起冲突。” 听到杨承应待在镇虏城,朱由校吃了一惊。 怎么既没有杨承应的邸报送上来,也不见王在晋有相关的邸报。 这话不好问徐光启,不显得自己没及时掌握前线军情。 朱由校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哦,这的确有可能。” 公主听出皇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