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八回 做媒人 (第1/2页)
讨论问题,几句话的事。 真要变成制度,却需要广泛的讨论。 杨承应着范文程拿出一个草案,先通过烽火驿兵送到金州各大主要将领手中,让他们提出修改意见。 集中反馈之后,再修改一版,然后发出去再讨论。 通过这样的方式,取得最大的共识,再颁行金州全境。 方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杨承应把草案发出去后,就把注意力放在女兵的身上。 连续三天,招兵的结果都不理想。 这和男女有大防有关,也与军纪有关。 传统印象中,待在军营的女人都是烟花女子。 她们宁愿工地搬砖,也不愿意当兵的另一大原因,还是出在女兵本身。 “女兵”到底是新鲜事物,很多人无法接受,再加上传统印象作祟,一开始很热闹,三天不到就冷了下来。 谢四妹这下傻了眼。 一开始信心满满,以为至少三百女兵能招到。 结果,到了第五天,算了一下过关的人数,只有区区一百人。 “大帅,这可怎么办啊?” 谢四妹一大早就跑来找杨承应诉苦:“属下以为能轻松招到三四百人,没想到一百人不到。” “一百人不少了。” 杨承应放下饭碗,问道:“实际前来的有多少?” “两百三十人报名。” “你这挺厉害啊,居然一半没合格。” 敢去投军的妇女,基本上都是对自己很有信心的。 “我可是按照您的意思,严格执行您制定的体能测试。” 谢四妹骄傲地说道:“要是放低了门槛,招进来的人只会浪费钱粮,这样的人没资格加入我们。” “你这样做是对的。” 杨承应漱了漱口,继续说道:“你别贪多,先把这一百人训练到位,已经是相当不容易。” “您的意思是……” “就以一百人为基础,好好的训练几天,再带她们到外面见一见血。” “是,属下知道了。” 谢四妹一脸激动地走了。 十七世纪什么最重要,人! 杨承应早就想好了,等这些女兵稍微有点样子,就把她们拉出去观摩和打仗。 复州那些山贼敢和我抢百姓,活腻歪了。 吃过早饭,杨承应前去会见一位故人。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孩子们的读书声阵阵响起。 监督她们的田娥,看到窗外站着的杨承应,立刻会意。 她让助教监督孩子们继续读书,自己走出教室。 “多日不见,田姑娘可好。” 杨承应小声地打招呼。 “我挺好的。”田娥笑了笑,颇有深意地说:“你似乎近况不太妙。” “是啊,我最近流年不利。” “身为一介武夫,有幸蒙皇恩赐福,得公主下嫁,这还叫流年不利?” “一座公主府要耗费十五万两白银,依山傍水而建,又要得寸进尺,想要一座山当公园游玩。” 杨承应苦笑:“这种福气,真不是我能消受的。” “天家向来如此,又不单单只有你这样。” 田娥这一番话,让杨承应沉默了。 理儿是这么个理,自古娶公主如同娶一座官府背在肩上,极少有能舒心得意的。 “英娘最近怎么样?” 沉默了一会儿,田娥忽然开口。 “她挺好的,我在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