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四回 方震孺返京 (第1/2页)
杨承应给这次随行的将士都放了探亲假,时间是半个月。 之所以这样做,道理很简单,杨承应可以不休息,但下面的人要休息好。 这和足食足饷是一个道理,不然谁肯给你卖命。 杨承应也只是在放探亲假的时候,重申了军纪条例,让这些人回家后务必遵守。 至于,杨承应自己则压根没有休息的时间。 他派沈世魁去金州城,一是给辽东巡按方震孺送信,二是告诉英娘,请她和方震孺一起南下。 在和祖天寿、孙得功开完会的次日,杨承应又骑马视察了旅顺港附近的边堡,检查士兵的训练情况,了解当地的农业状况。 两日后,田英娘带着雪娘来到旅顺港。 杨承应在门口迎接。 “夫君。” 英娘下了车,朝着杨承应走来。 “夫人一路辛苦。” 杨承应上前,很自然的和英娘贴近。 两人往府里走去。 “夫君才是辛苦,听说你刚回来,又视察地方。” 英娘有些心疼地说道:“瞧你,都瘦了。” 说着,伸手轻抚男人的脸庞。 杨承应轻握她的手,笑道:“是你心疼我,看花眼了。我一直都这样,没啥变化。” 英娘羞涩的笑了。 毕竟是大庭广众之下,这样亲昵似乎不妥。 杨承应可不管,不让她抽手,“夫人先好好休息,等我办完正事再来和你说话。” “嗯,我等你回来。”英娘微笑地说。 杨承应松了手,转身离开。 路过雪娘的时候,向她点头示意。 雪娘点头回应。 这件正事,就是见证方震孺和霍维华办理正式交接。 此前,杨承应因担心熊廷弼“贪腐”案风波会波及方震孺,没有让他们办理交接。 霍维华也因没有办理交接,上书朝廷仍用的是监军太监纪用和辽东巡按方震孺的名义。 现在办完交接,霍维华终于可以用自己的名义上奏朝廷。 而方震孺将离开金州镇,返京述职。 徐光启也要回京,将这次迁徙百姓的事上奏朝廷。 杨承应为他们送行。 “方大人,您在辽东这段时间,我多有得罪,还请海涵。” 杨承应非常恭敬的抱拳。 方震孺还礼后,笑道:“如果不是杨总兵保全,我恐怕此时已在大牢之中。” 对于杨承应的好意,方震孺心知肚明。 “如果有人对您刁难,您就把责任都推到我身上。” 这是杨承应最后的关照。 方震孺却摇了摇头,说道:“如果我真的要被逼辞官归隐,那我应当把责任都拦在自己身上,减轻你身上的压力。” “方大人……” “杨总兵,分别在即,恕我说几句真心话。” “请讲。”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如果真的需要付出代价,杨总兵千万不要吝啬,不要和朝廷对着干。” “我谨记在心。” “好啦,告辞。” 方震孺向杨承应及其他送行的人拱手,依依不舍的离开。 随徐光启登上前往天津的船。 杨承应站在码头,向他们挥手道别。 方震孺返京后,被言官科臣弹劾,说他在辽东没干事,导致杨承应骄纵,屡次不听朝廷号令。 天启皇帝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