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五回 工资不等于奖赏 (第1/2页)
王在晋,字明初,号岵云,河南浚县人。万历二十年进士,如今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蓟镇天津登莱等处。 但他实际管辖的区域,只有山海关和辽西。 蓟镇是蓟辽总督王象乾在管辖,登莱等地包括金州镇都归登莱巡抚袁可立。 名义上王在晋管着金州镇,所以杨承应写几份邸报,其中一份就交给了王在晋。 王在晋得知自己麾下的千户被杨承应扣下,也不太在意,少了一个千户多大点事。 但杨承应的邸报,引起他的极大兴趣。斩首二百级旗丁,这军功挺不错的。 几乎与此同时,义州送来另一则好消息,敖汉、奈曼部落的首领小歹青与建虏交锋,互有胜负。 “哈哈,果然有效果!” 王在晋高兴地说道:“我通过抚赏林丹汗,使蒙古的敖汉、奈曼部落出兵,差点收复义州。” 说罢,他提起笔来,就想向朝廷报捷。 “王大人,这件事有些蹊跷。” 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泼了一盆冷水。 “能有什么蹊跷?” 王在晋说道:“小歹青在邸报上说的很清楚,他与建虏激战一场互有胜负。” “可是义州还是丢了,不是吗?” 袁崇焕继续泼冷水,“无论他奏报写的如何天花乱坠,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这话,王在晋可不爱听。 他甚至觉得袁崇焕是死脑筋。 “问题不能这么看。” 王在晋说道:“你想,蒙古人率军攻打义州,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只要我们抚赏得力,蒙古人还会继续替我们打建虏。” “既然是抚赏,那也应该直接给小歹青,而不是给林丹汗。” 袁崇焕说道,“我早听说林丹汗徒有大汗之名,根本没有能力号令小歹青等部落首领。” 王在晋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是挑战我的抚赏政策,认为不应该给予林丹汗抚赏。蓟辽总督王大人都觉得没问题,你居然有问题。 于是,他不听袁崇焕的劝说,执意上奏朝廷,向朝廷申请一百万额度的抚赏金额,目的是哄骗蒙古各部落继续对后金用兵。 京城,皇宫。 “大捷,大捷……” 魏忠贤捧着邸报,一路小跑,一边喊着来到天启皇帝做木工的地方。 “大捷?”朱由校好奇地问道:“什么大捷?” “启奏陛下,金州镇在镇江堡大败奴兵,斩首三千两百级,策反镇江堡中军陈|良策等在内三千兵丁,俘虏了建虏的大将佟养真等数人。” 魏忠贤说着,把邸报高举头顶,等待皇帝的翻阅。 “真的?!”朱由校赶紧放下刨子,拿过邸报仔细阅读,不时地点了点头。 辽西兵败后,糟心事一大堆都快把天启皇帝烦死了,金州镇就成了他唯一的慰藉。 看完邸报,朱由校激动地道:“好啊,杨承应果然没有辜负我对他的信任。先用大炮轰,再设伏兵围杀兵困马乏的奴兵。这么简单的事情,别人怎么就做不到。” 魏忠贤也不懂,只好陪着笑脸。 这计策看似简单,其实对士兵的训练要求很高。 打个比方,如果把当时放炮部队换成彭簪古的火炮部队,后金的伤亡还会上个台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