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四回 天启皇帝 (第1/2页)
由于辽西已经落入后金军手中,徐光启选择走金州城—旅顺港这条线。 到旅顺港,再乘船前往天津登陆。 从天津出发,抵达京师。 还没靠岸,徐光启就发现情况有些不对。 怎么码头上的百姓,远远看过去一个个全都垂头丧气。 询问船工才知道,由于辽西陷落,十余万军民逃到山海关,令他们对于京畿之地的安危感到担忧。 “唉,您说这都什么事啊,建虏多少人,广宁又有多少人,居然打不过建虏。” 船工重重的叹了口气。 徐光启问道:“你往来于天津和旅顺港之间,难道不知道金州北边的情况吗?” 船工摇了摇头道:“金州一开战,就开始戒严。我们根本不知道北边发生了什么事,您知道?” “这个嘛,我也不是很清楚。” 徐光启本来想聊几句,转念一想,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暗暗在想,杨承应对付细作的手段真厉害。如果我说了,坏了他的计划就不好了。 大船靠岸。 徐光启走出船舱。 耿仲裕上前,低声提醒:“徐老,待会儿不管发生什么事,您一句话都不要说。” “你家将军有什么鬼点子吧?”徐光启半开玩笑地说。 “现在不能说,待会儿您就知道了。” 耿仲裕脸上闪过一丝狡黠。 徐光启微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再追问。 官至礼部右侍郎的徐光启抵达天津,按照规矩,天津本地官员要前来码头迎接。 于是,码头上出现一堆身穿官服的大明官员。 他们一看到徐光启,纷纷抱拳施礼。 徐光启在船上抱拳还礼。 床板放下,徐光启迈着四方步,下了船。 官员们纷纷上前,与徐光启寒暄。 双方正寒暄,忽然听到船上传来吹吹打打的声音。 众人的视线不由得放在了大船上。 “徐侍郎,这是怎么回事啊?”有人问道。 “老夫也不清楚。”徐光启一脸懵逼。 他想起耿仲裕的话,忽然心生好奇,想知道杨承应准备了什么鬼点子。 一队金州士兵穿戴整齐,吹吹打打的下了船,站在道路两侧。 随后,就看到一人手里拿着一根长杆子,长杆子上挑着用布包裹的东西。 这东西随着他们的走动,一晃一晃的。 等长杆子的都下了船,后面紧跟着金州士兵。 每四个士兵抬一个大木箱子。 这时,吹吹打打的士兵齐声高呼:“捷报:镇虏城大捷,金州将士杀敌一万,斩首一千七百级,俘虏敌兵一千。” 熟知镇虏城大捷真实情况的徐光启,心里很清楚,除了斩首数字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不过,这做法无可指摘。 夸大战果不仅可以振奋士气,也可以安抚百姓。 各方皆大欢喜。 百姓听到这声音,都伸长了脖子张望。 当他们看到长杆子和木箱子,就知道这次大捷应该不是假的。 能用大箱子,表示得到不少的首级。 “天啊,没听错吧,金州军又打了胜仗。” “谁知道是不是虚报战功?” “你没听到吗,是杨承应的金州军打了胜仗。前段时间,金州全境戒严,你们忘了。” “对哦,要是金州出事,徐侍郎也不会从金州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