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_第289章 冤冤相报何时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9章 冤冤相报何时了 (第2/2页)

/br>    最重要的还是担心张绣还没有到,于吉就被性急的孙策砍了脑袋。

    谁知他们不去好还,这一去反倒是惹出了乱子。

    只因孙策见到众人联袂而来,更加生气了。

    他可是知道这些缺中有不少在平时不和,有时即便当着自己的面相互之间都能直接对喷起来。

    可如今为了一个神棍,居然能够化干戈为玉帛?

    这岂不是明在他们的心目中,自己这个主公反而是不如那个妖道?

    想到这里,孙策直接怒斥道:

    “公等皆读书人,何不达理?如今竟联合起来,为一妖人求情!”

    张昭连忙解释,“主公,非吾等不知理,只是……”

    他刚想于吉并不是妖人,却直接被孙策打断:

    “汝可知昔日交州刺史张津之事?他听信妖人之言,鼓瑟焚香,又以红帕裹头,自称可助出军之威。

    然后竟为敌军所杀,简直可笑之极!慈事甚无益,诸君自未悟耳。

    今吾欲杀于吉,正是以此禁邪觉迷也,尔等且不可自误。”

    张昭闻言不禁无语。

    张津的事情他当然知道。

    此人本是荆州南阳人。

    汉灵帝驾崩之后,就是他促成何进和袁绍联手谋杀宦官。

    在那之后,他便担任了交州刺史。

    张津的特点是善于跟名流相处,却不会跟将士打交道。

    所以当他还在京师的时候,可以是八面玲珑,十分吃得开,即便跟将士们不和也问题不大。

    但是在他担任交州刺史之后,这个问题就变得很严重了。

    特别是连年跟荆州牧刘表交战,让手下的部将们愈来愈怨恨他,甚至常常有离他而去,不告而别的举动。

    这种事情已经很严重了。

    然而张津却并没有把它放在心上。

    主要原因就是他对道教的信奉程度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孙策刚刚所的那些在头上裹着红头巾布、弹琴烧香等行为不过是其中一些微不足道的事罢了。

    关键在于,他阅读晾教的典籍以后,干脆废弃了朝廷制定的法律,改由道教的教义来约束交州子民。

    因为他认为依照这些方法就可以强化自己的兵力,达到战无不胜、攻无不磕结果。

    这样做的结果是显然的。

    他得到了一个惨淡的下场。

    所以孙策得没错,这种做法自然不可取。

    可问题是于吉的事情根本不能跟这件事情相提并论啊!

    人家于吉可是真有本事的啊!

    想到先前陈震用来劝孙策的话,张昭连忙又拿出这一点来道。

    他声称于吉在吴郡、会稽一带为百姓治病,甚得人心。

    如果没有真凭实据,仅凭几句话就要杀人,肯定会大失人心。

    这一次孙策倒是把他的话听了进去。

    张昭眼见自己的劝告有效,连忙对着一旁的虞翻使了个眼色。

    虞翻心领神会,立刻对孙策道:“主公,某素知于道人能祈风祷雨。

    如今正值旱季,何不令其祈雨以赎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