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_第275章 四梁八柱折一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5章 四梁八柱折一半 (第1/2页)

    第276章四梁八柱折一半

    听到袁绍准备渡河,为颜良报仇雪恨,沮授哪怕知道袁绍已经对自己心生不满,依旧硬着头皮道:

    “万万不可!所谓胜负变化,不可不详。

    主公先前既已派兵往延津,今宜留屯延津,分兵官渡,乃为上策。

    若能啃,还迎不晚;轻举渡河,设或有变,众皆不能还矣。”

    沮授的话的并不好听,同时还假设了最坏的情况。

    然而先前就是因为袁绍没有听从沮授的话,才导致颜良被斩杀。

    偏偏袁绍不但不觉得这件事情是自己的错误,反倒是觉得此刻的沮授故意讽刺,顿时怒道:

    “皆是汝等迟缓军心,迁延日月,才妨大事!

    岂不闻兵贵神速乎?”

    遂不听沮授之言,直接无视了他与其他人继续商议起来。

    眼见袁绍已经根本听不进自己的话,沮授尴尬的在原地停留片刻,终是离开了军营。

    他独自一人走到河边,望着奔腾的河水长叹一声:

    “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济乎!”

    此时此刻,他终于体会到了田丰曾经的心情。

    遇上这样一位主公。

    我太难了!

    ……

    “什么,沮授病了?方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病了?”

    当袁绍终于想起沮授,派人去请的时候,却得到消息是沮授病了,不能前来议事,不由大为惊讶。

    便在这时,只听一将开口道:“沮授托疾不出,定是因方才之事对主公有了怨言。

    只是颜良与我如兄弟,今被曹贼所杀,我又安得不雪其恨?”

    帐中的刘备闻言,立刻惊讶地望了过去。

    自从来到袁绍麾下以后,刘备一直都表现的很低调。

    虽然被袁绍以上宾之礼相待,每次都会邀请他参与议事,但刘备却谨言慎行,从来没有主动发表意见。

    此刻听到有人主动请缨,言辞之间亦是不把监军沮授放在眼里,便举目望去。

    就看到话之人乃是一个身长八尺的普通壮汉。

    刘备在袁绍军中已有一段时间,因而一眼就认出了这人便是河北名将文丑。

    都袁绍麾下有四梁八柱。

    其中四梁便是河北四庭柱,指的是袁绍麾下的四员大将:颜良、文丑、张合、高览。

    八柱则是八位有名的谋士:田丰、沮授、许攸、逢纪、郭图、审配、荀谌、辛评。

    只是如今四梁之首颜良已经被夏侯兄弟斩杀,八柱之首田丰先被袁绍下狱,又被派去和吕布一起追击赵云,只怕也是凶多吉少。

    倒不是刘备看不起田丰,只是他太清楚张绣和赵云这一对师兄弟的本领了。

    田丰和吕布去了这么长时间没有消息,这本身就是一种消息。

    吕布倒好,毕竟英勇无双,自保无忧。

    至于田丰嘛……

    刘备实在不看好他能逃出张绣的魔爪。

    除去田丰,沮授如今也因为屡屡向袁绍进谏不被采纳而托病不出。

    还有荀谌。

    曾经的他可是袁绍麾下的首席谋士,地位比起田丰还要高。

    只可惜他出身颍川荀家。

    在同为荀家的荀彧和荀攸受到曹cao的重用以后,袁绍对他虽然还是一如既往的客气,但客气中却带上了疏离。

    这次出征虽然还是带上了荀谌,却从来不主动向他问计。

    荀谌自然也看出了这一点,索性直接躺平摆烂。

    你不问我也不,大家各自安好,互不打扰。

    再加上逢纪、审配又和辛评、郭图不和……

    想到这里,刘备便皱起了眉头。

    他已经隐隐发现看似强大的袁绍内部已经是矛盾重重,所谓的四梁八柱从某种程度上讲已经折了一半。

    反观曹cao,虽然实力不及袁绍,但内部矛盾却不如袁绍这么多。

    况且以刘备对袁绍和曹cao两饶观察,他发现袁绍的水平也的确是不如曹cao。

    所以如今看来两人这一战鹿死谁手还真是有些不好了。

    此时袁绍听到文丑主动请缨,自是大喜过望:

    “非汝不能报颜良之仇!吾与你三万军兵,便渡黄河,追杀曹贼!”

    跟着又道,“不过被吾呵斥几句,便托疾不出,当真可恶!

    传我将令,自今日起,将沮授所部兵交属郭图。

    他既是有疾在身,便好好歇息去吧!”

    眼看袁绍因为这样一件事情三下五除二就解除了沮授的兵权,刘备顿时就被惊到了。

    他见状不再犹豫,立刻站起身来:

    “备蒙受公之大恩,无可报效,今意欲与文将军同行: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