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_第250章 张绣,你不能再这样堕落下去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0章 张绣,你不能再这样堕落下去了! (第1/2页)

    第251章张绣,你不能再这样堕落下去了!

    自从淮南返回江夏,又纳了大桥为妾以后,张绣的生活就变得枯燥起来。

    每酒喝着,鸟逗着,史书上留名的美人伺候着。

    跟前段时间四处征战,忙得脚不沾地的日子相比简直是两个极端。

    所以,为了督促自己从这种腐朽的封建阶级生活中摆脱出来,张绣决定以写日记的方式来自我督促。

    【建安五年三月初八】

    我张绣走到今,全凭自己的努力——新开这本日记,是为了督促自己不要为酒色所伤,多下苦功,尽快推演出百鸟朝凤枪最后一式。

    【三月初九】

    和大桥练枪。

    【三月初十】

    和大桥练枪。

    【三月十一】

    和大桥练枪。

    【三月十二】

    张博超啊张博超!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计划你都忘了吗?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三月十三】

    和大桥练枪。

    【三月十四】

    和大桥练枪。

    ……

    ……

    总之,如果不是他以莫大的毅力每抽出一点点的时间坚持练枪,他恐怕都快要走不动路了。

    当然,这里的练枪跟日记里记录的不同,是正经的那种。

    话这日早晨,张绣又一次在大桥的陪同下练完枪法,神清气爽地离开了房间。

    大桥作为切磋枪法中处于下风的那一方,此刻自是软弱无力,瘫倒在床,估计要休养一阵子才能缓过劲来。

    “嗯,好像有段时间没去太守府了,要不今过去转转吧?”

    想到自己麾下人人埋头苦干,就连文聘这个名义上归属刘表的人也在给自己打工,张绣总是会产生那么一点点的惭愧,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些太无耻了?

    每当这种时候他就会去找贾诩。

    关于如何做一个成功的混子方面,两人很有共同话题。

    然后他的惭愧之心就会消失的一干二净。

    话回来,自己穿越后一开始的目标从某种程度上讲其实已经算是实现了:

    守好自家一亩三分地,就在此世躺平。

    然而张绣心里知道,眼前这种美好的宁静只是表像。

    一旦自己真的这样做了,要不了多久,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迟早都要被夺走。

    这里要点名批评曹cao。

    都是因为他的爱好,才害得自己不得不努力!

    “咦,张将军今日怎有时间过来?”

    文聘看到张绣,不禁眼前一亮。

    他抛下手里的活跑到张绣面前,打趣道,“不在府中陪着娇妻美妾了?”

    “仲业还是不愿叫我一声主公吗?”

    文聘:┗┛

    张绣心就你这样还敢向我挑衅,当真是不知死活。

    不过见文聘作投降状,张绣也就放过了他,转而问道,“前线战事如何?”

    这段时间整个下的目光都放在曹cao和袁绍身上。

    张绣自然也不例外。

    在抓住这个难得的战略机遇的同时,三分之一的密谍都派到了黎阳、官渡、白马一带。

    关于两军交战的情报更是源源不绝地送了回来。

    文聘听张绣问起这个,不禁感慨:“聘以前从未见过像将军这般重视情报的统帅。

    以聘之见,便是袁绍和曹cao自己,都未必能有将军了解他的兵力部署。”

    “没有那么夸张。”

    张绣摆了摆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曹cao和袁绍皆是当世英雄,知彼他们可能做不到,但知己还是没问题的。”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物,张绣从来都不曾看过。

    特别是有着亲身接触的情况下,感觉更为明显。

    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一路走来看似顺风顺水,其实困难重重。

    特别是刚刚穿越的那段时间,简直就在钢丝绳上荡秋千,但凡走错一步,就是摔落悬崖的结果。

    也就是靠着穿越这个最大的外挂和强化器这个差强人意的金手指,这才大大提高了容错率。

    时至今日,他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源,不用像刚刚穿越时那般提心吊胆,但依旧是牢牢抱着居安思危的心态没有改变。

    自己尚且如此,那些并没有金手指和外挂,如今势力发展到比自己更加强大的诸侯又怎么可能是鶸?

    不过也正因为有这些人作为自己的对手,人生才更加精彩不是吗?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一旦自己不努力,婶婶就要被曹cao抢走了!

    对了,如今大桥嫁给了自己,已经是人妻身份的她也危险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曹贼,我跟伱势不两立!

    “主公未免太高看此二人了!”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突兀地插入张绣和文聘两饶交谈。

    “袁绍志大而智,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却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