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7章 建安四年大事记 (第1/2页)
第228章建安四年大事记 建安四年是张绣穿越以后的第三年。 这一年发生了许多事情。 首先是年初时袁绍攻破易京,曾经一度在跟袁绍的交战中占据上风的公孙瓒最终兵败自杀。 袁绍自此一统河北,成为下势力最强大的诸侯。 六月,曾经最强大的诸侯袁术走投无路,欲投奔同族弟兄袁绍,却被赶到寿春的张绣提前一步阻止。 张绣打败袁术,只留传国玉玺,却故意放其北上投奔袁绍。 随后又命赵云护送诸葛亮前往许昌,将传国玉玺上交国家。 汉帝刘协得传国玉玺之后大喜,拜张绣为扬州刺史、右将军,加封宣威侯,麾下诸人皆得封赏。 随后同样以截击袁术为由离开许昌的刘备拒绝返回,麾下大将关羽斩徐州刺史车胄,刘备袭得徐州。 因刘备担心与曹cao交恶,遂命人向大儒郑玄求助。 郑玄慨然应之,作书一封与袁绍,请他出兵助刘攻曹。 袁绍与众谋士商议之后决定助刘备攻曹cao,麾下书记陈琳作《为袁绍檄豫州》,历数曹cao罪状,传遍下。 随后便令审配、逢纪为统军,田丰、荀谌、许攸为谋士,颜良、文丑为将军,起兵驻黎阳。 谁知麾下许攸不满审配领兵,沮授又因建言进屯黎阳、渐营河南,三年疲曹之计为郭图所阻,故而一众谋士各不相和,不图进取。 袁绍本为好谋无断之人,见状心怀疑惑,更是不思进兵。 来到黎阳的曹cao眼见隆冬盛寒,不利进军,又见袁绍未至,是以返回许都,使人先招安张绣、刘表,再图徐州。 巧合的是,被曹cao派来招安张绣的人又是孔融。 张绣看到孔融的时候也乐了。 也不知道是曹cao对于招降自己干脆不抱希望,还是他真的不知道孔融就是一个二五祝 孔融来到江夏以后自然不会真的劝降张绣,而是跟上次一样,把近期发生在许昌的事情仔细了一遍。 当起阻止曹cao斩杀刘岱和王忠的时候,孔融颇有自得之色。 毕竟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从曹cao手上救人了。 “曹cao最近是越来越暴躁了”,张绣闻言摸着下巴道,“看来是袁绍给他的压力太大了。” 孔融点头称是。 他在许昌看得清楚,如今曹cao所惧者唯有袁绍。 刘表、刘璋,甚至是张绣、孙策都没有被他放在眼里。 所以这次他才会派人来招降张绣跟刘表,却从来没有想过去招降袁绍。 “文举不必着急,曹袁之间必有一战”,张绣笃定地道,“彼时便是我们的机会。” 孔融连连点头,“融亦做此想,故而自请前来游将军与刘表。” 完这句话,他环视四周,不解地问道,“怎不见孔明?” 在来的路上他已经听,诸葛亮深受张绣信任,被张绣拜为右军师。 一般这种情况他应该和贾诩一样都在张绣身旁才对。 “文举有所不知,在你来之前,袁绍亦遣使至。” 张绣拍着孔融的手臂,亲切地对他道,“绣与文举是何等关系? 既是你来,某当亲自接见,袁绍使者便令孔明去见了。” 孔融闻言不禁大为感动。 果然,自己早早下注是正确的选择。 片刻之后,他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未知袁绍遣使来见将军所为何事?” 张绣扬了扬手中的书信,意兴阑珊地道,“亦是招安之意。” 对于张绣而言,袁绍和曹cao对自己的同时招安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郑 对于曹cao而言,他想跟袁绍交战,必须要先把后方解决。 否则正在跟袁绍战斗的时候,刘表、张绣、刘备任意一个抽冷子给他来上一下,那他就要面临腹背受敌的不利环境。 此时的曹cao可不是三分鼎立时候那个可以两线作战,同时顶住东吴和蜀汉进攻的曹魏政权。 所以他要极力避免自己落入这种不利处境。 对于袁绍来就更简单了。 核心就是四个字:远交近攻。 不同的是以前他的结交目标是刘表,攻打的是公孙瓒。 如今结交的目标换成了张绣,攻打的目标换成了曹cao。 历史上的张绣也曾经面临着相同的选择。 最终他听从了贾诩的建议,选择了投降曹cao。 最开始,这看起来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曹cao不计前嫌,加封张绣扬武将军,等到他在官渡之战中再度立功以后又升为破羌将军。 等到跟随曹cao在南皮击破袁绍之子袁谭以后,张绣再次增加食邑,达2000户。 要知道当时下户口剧减,十户才留下一户。 曹cao麾下的将领中封邑连1000户的都没有达到,唯有张绣一支独秀。 可以是非常对的起他的名字了。 然而好景不长,张绣在跟随曹cao去征讨乌桓的时候水土不服,最终病死途郑 死后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