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7章 两位谋臣 (第1/2页)
第218章两位谋臣 “卿虽年未弱冠,然才华横溢,深得吾心,故吾今欲用汝军中谋士,君意下如何?” 曹cao这句话一,满朝文武皆是大吃一惊。 这是公然挖张绣的墙脚啊! “贼子敢尔!” 原本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赵云闻言,双目寒光一闪,当即向前迈出一步。 上朝是不允许携带武器的。 即便如此,赤手空拳的赵云只是向前迈出了一步,附近几人便感觉一股威压扑面而来。 曹cao首当其冲,自然感受最深。 他当初在汝南的时候就已经亲眼见过赵云的勇猛,但直到此时此刻,他却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张绣这位师弟的厉害。 因为直面赵云的他几乎都要喘不过气来。 曹cao毫不怀疑,此时的赵云若想杀死自己,简直如同探囊取物。 但他同样也知道,赵云是绝对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对自己出手。 这时负责礼仪的官员立刻开口呵斥:“赵云,汝殿前失仪!还不速速退下!” 诸葛亮也伸手拉了赵云一把。 赵云回过头来,看到诸葛亮的眼神,便重新徒诸葛亮身旁。 但一双眼睛却依旧牢牢盯着曹cao。 诸葛亮则是缓缓开口,“亮多谢司空厚爱,不知司空可否听我一言?” 曹cao有些意外,看了眼前的少年一眼,好奇地问道:“请讲。” 只听诸葛亮一字一句地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曹公虽贵为司空,却为乱世jianian雄,实非亮之明主。” 曹cao顿时就不话了。 诸葛亮明摆着是他不如张绣。 许劭对曹cao的评价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jianian雄”,对张绣的评价却是“一时之雄,虽乱世可安”。 毫无疑问,如今当属乱世。 两饶境界自是高下立牛 “好胆量!” 曹cao不怒反笑,“汝年纪轻轻,不知世道险恶,就不怕吾杀了你吗?” 听到曹cao在朝堂之下公然威胁要杀人,众人虽然愤怒,却也无可奈何。 因为如今的诸葛亮只是一介平民。 曹cao位列当朝三公,开口威胁一个平民根本不算什么大事。 如果不是因为诸葛亮是被张绣派来送传国玉玺的使者,换个场合就算把人杀了都没事。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 诸葛亮盯着曹cao,哂然一笑,“……名可垂于竹帛也。” 浑然没有把曹cao的威胁放在心上。 诸葛亮的这副姿态让曹cao再一次感慨起他的胆量。 曹cao原本就不是真的想挖张绣墙脚。 毕竟此时诸葛亮的才华并没有展现出来。 或者,他展现出来的才华没有引起曹cao足够的重视。 曹cao之所以会这么,纯粹只是为了恶心张绣罢了。 如今见诸葛亮并不买账,他便转向刘协,给出了自己拒绝给张绣拜将封侯的理由: “张绣打败袁术,夺回传国玉玺,有功于社稷。 然其却不能擒获袁术,便是未尽全功。 假以时日,此贼北上投奔袁绍,若二人协力,恐成心腹大患。 是以国家赏赐过重,某以为不妥。” 众人一听便皱起了眉头。 曹cao这就是在鸡蛋里挑骨头。 如今的袁术已经是丧家之犬,地盘丢了,玉玺没了,就算真的跑了恐怕也没有几个人愿意再追随他。 再张绣的战报里只袁术失踪,搞不好在大战中被杀了也有可能。 所以袁术的下落已经难以再影响大局。 但曹cao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主要是如今虽然已是群雄并起的局势,但袁术却是唯一一个僭称帝号的人。 如果让他就这样公然在外晃来晃去,的确有损朝廷那本来就不多的颜面。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应该做何表态。 此时孔融勇敢地站了出来,当众反驳道: “曹公所言差矣! 袁绍与袁术虽为兄弟,却非一路之人。 绍乃朝廷亲封大将军,若袁术当真投之,朝廷亦可令其交出袁术。 至于寿春大战,张绣以少胜多,又夺回传国玉玺,已是不易,又岂能因此削减奖赏?” 不少人听到孔融这话暗暗点头。 曹cao刚刚只是起了个头,此时自然不会继续亲自下场跟孔融争辩,自有荀彧出列: “此举并非削减奖赏,赏罚原本便理应分明,有功当赏,有过当罚。” 孔融冷笑一声:“难道在尚书令看来,张将军大败袁术,夺回传国玉玺反倒是有过了?” 荀彧心平气和:“败袁术,夺玉玺为功,跑了袁术是为过。” 孔融怒道:“你这是强词夺理!” 荀彧笑道:“彧这是以理服人。” “呵呵,若论以理服人,何人比我更懂?” “事实胜于雄辩。” 眼见两人谁都服不了谁,且有越争越凶之势,曹cao终于话了,并且一开口就是一锤定音之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