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_第212章 成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2章 成长 (第1/2页)

    第213章成长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张绣总感觉今的大桥比往日更加端庄秀丽,楚楚动人。

    长发如云,垂至腰际,额前挽一缕青丝,显得更加俏丽。

    眉柳眼如点漆,嫩白的皮肤上洋溢着红润的光泽,像是经过精心修饰的花朵一样。

    兼之穿着一袭款式优雅的粉色霞裙,把高挑的身材衬托的越发优美,尤为动人。

    过了片刻,他才反应过来。

    自己还真是迟钝啊!

    不就是化了个妆嘛!

    之前与大桥相见的时候她都是素颜,便是化妆也是略施粉黛,从来没有像今这般盛装出席。

    也正因此如此,才会让张绣产生这种感觉。

    正自恍然,却听桥蕤道:“主公,方才人多嘴杂,有些话末将不方便。”

    张绣发现原来从这个时代开始,中国人就喜欢在饭桌上谈事情。

    酒过三巡,便听桥蕤主动道,“这次主公若回江夏,末将愿请与主公同行!”

    “哦?”

    张绣有些意外地放下筷子看向桥蕤。

    他的确是有这个打算,但没想到桥蕤竟然会主动提了出来。

    “佑维何以有此想法?”

    桥蕤犹豫片刻,最终还是把心里话了出来,“就当是某以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罢!

    主公既已决定拜诸葛玄为庐江太守,又令乐进辅之,倘若某还继续留在庐江,只怕乐将军会有想法。”

    虽然是实话,但桥蕤已经得很委婉了。

    乐进本是曹cao麾下的将领,又被整整关了一年多,直到最近才投降张绣。

    桥蕤虽然也是降将,却是在跟张绣一战之后直接归顺,对张绣的事业带来了很大帮助。

    更不必他还曾经跟着张绣参与过皖城之战,论资历比乐进厚实得多。

    虽然桥蕤自己没有想法,但他清楚只要自己继续留在庐江,特别是留在皖城,那么对于诸葛玄和乐进整合庐江力量,提高郡治舒城在全郡的首位度就只有负面作用。

    既然如此,倒不如索性跟张绣一起离开。

    那样上战场的机会反而更大。

    张绣想了想,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把桥蕤留在庐江,确实能够起到制衡乐进的作用。

    问题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如今和庐江北部接壤的弋阳、九江都在自己掌控之中,西边的江夏有名义上的太守文聘,实际也是嘴边rou,随时可以吃下。

    唯有隔江而望的东南是丹阳、豫章两郡不是自己的势力范围。

    丹阳已经被孙策平定,豫章则为华歆所领。

    对于豫章,张绣暂时还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准备等诸葛亮从许昌回来以后再。

    基于以上原因,庐江只留乐进一个武将并没有什么关系。

    况且庐江郡太守可是诸葛玄。

    虽然诸葛玄是个老实人没错,但是他的能力却是实打实的。

    在张绣看来,他的能力未必在华歆之下,只是名气没有那么大罢了。

    自己给了乐进信任,乐进同样会回报他。

    书归正传。

    既然桥蕤主动提了出来,张绣原本又有此意,于是爽快地答应下来。

    桥蕤自是大喜,开心之下又跟张绣多喝了几杯。

    然后他就醉了。

    临走之前还不忘嘱咐女儿替自己继续好好招待张绣。

    等到府中下人搀扶着桥蕤离开,大桥便轻启朱唇,主动解释道:“父亲日间事务繁忙,如今酒后失态,还望将军莫要见怪。”

    “忙碌不盲目,放松不放纵,张弛有度,我觉得佑维这样挺好。”

    张绣着又对大桥笑了笑,“还有,你今很漂亮。”

    大桥闻言不禁咬了咬下唇。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父亲和自己不正是应了这两句话?

    鬼使神差的,大桥脱口而出,“只是今?”

    话一出口,她和张绣同时愣住了。

    在这个时代,只有关系极为亲密的异性才会这么话。

    白了,就是门当户对的情侣。

    为了掩饰自己的窘态,大桥连忙双手举起酒杯:“张将军,父亲方才离开时让我好好招待,妾身敬将军一杯!”

    着不等张绣答应便一饮而尽。

    张绣不禁莞尔,正要开口,却见大桥又斟了一杯酒,再次举起酒杯:

    “这一杯酒是感谢张将军对我父亲的知遇之恩,自从父亲得遇将军,便如枯木逢春,荣光焕发。”

    完便又是一饮而尽。

    “大桥,你慢……”

    张绣话音未落,就看到大桥再一次举起了酒杯。

    看到她这副模样,张绣索性也不劝了,干脆问道,“这次又是为了谁?”

    他其实已经猜到这杯酒多半是要感谢救命之恩,却没想到大桥目光盈盈地看向张绣,缓缓道:

    “这一杯是为妾身自己,妾身得将军相救,无以为报,只能以身相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