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第1/2页)
第204章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我现在只想把这个玉玺尽快上交给国家。” 当张绣出这句话的时候,室内仅有的几人都惊呆了。 这都是什么话? 尽管乐进觉得自己的身份不方便开口,但听到张绣这句话,他终于还是没能忍住: “主公,万万不可啊!” 他一开口,赵云立刻跟上:“文谦所言甚是,师兄你要三思啊!” 诸葛亮和贾诩两人没有着急去劝,而是不约而同皱起眉头,似乎是都陷入了沉思的模样。 赵云跟张绣关系到底非比寻常,见两位军师……哦,一位军师和一位战士都不话,索性直言相劝道: “师兄,袁术此人虽性急无谋,然其一句话却颇为在理。” 听赵云袁术的有道理,张绣顿时来了兴趣。 “哦,他了什么话?” “有传国玉玺,若不为君,背道也!” “他还过这话?” 张绣有些意外。 赵云点零头,解释道,“昔日袁术欲称帝,其主簿阎象反对,曾劝之曰: ‘昔周后稷积德累功,至于文王,三分下有其二,犹以服事殷。 明公家世虽贵,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 故此事决不可校’ 然袁术不听,遂如此回之。” 原来如北…… 张绣先是点零头,跟着反应过来:不对啊!袁术和人家主簿的对话,你子怎么知道的一清二楚? 总不能你当时就在旁边吧? 似乎是看出了张绣的想法,赵云有些不好意思地道: “云先前自作主张,已替师兄劝降了袁术的主簿阎象和其长史杨弘。” 张绣:Σっ 居然都学会抢答了! 师弟的主观能动性都已经发挥到了这种地步吗? 只是张绣现在的胃口已经有些刁了。 跟贾诩、诸葛亮、刘晔、鲁肃这样的顶尖谋士打交道,已经不大看得上像阎象、杨弘这种层次的人物了。 不过话回来,阎象能力劝袁术不要称帝,单是这一点就足以明他是一个有远见的人。 根据应收尽收的基本原则,既然对方主动投降,自然没有不收的道理。 他想了想便对赵云道,“既是如此,伱便将那二人叫过来吧。” 赵云兴奋地离开,走了一半才觉得不对劲。 等等,我不是在劝师兄不要把玉玺上次给国家吗?怎么突然就变成领人来见了呢? 不过又一想还有文和先生和少年孔明,他们一定会劝师兄住手。 对了,还有文谦。 虽然此人刚刚降于张绣,但赵云已经看了出来,这个容貌短的汉子迫切地想要证明自己的才能。 有他们三人在,势必能劝住张绣。 结果等赵云带着新降的阎象和杨弘回到厅内,正好听到张绣道: “就这么决定了!孔明去一趟许昌,把玉玺上交给国家!” 赵云: 自己走了还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吧? 怎么这就决定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还在震惊呢,张绣看到赵云带着阎象和杨弘出现,便朝三人笑道: “承蒙二位不弃,愿与绣共举大计!” 张绣都摆出了这副姿态,阎象和杨弘哪里还不明白? 两人立刻口称主公,对着张绣拜了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