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 风浪 (第2/2页)
/br> 吴年坐在太师椅上,书桌上是一封封的信件,堆积成了小山。吴年正在一封封的看去,有的是拆出来看,有的则是只看了看信封。 陈家贵坐在右边的位置上,一动不动,仿佛老僧入定。 吴年放下了一封信,轻轻摇了摇头。 也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 东边的那位王太后,是个合格的垂帘太后。虽然李允宠、赵曼成战败辽东,载祸而归。 李家的地位,太后的地位一时间岌岌可危。高句丽朝野,内外忧逼。 关键时刻,赵曼成站了出来。赵曼成的家族,是高句丽的名门望族。赵家联合其余大族,力挺李家。 太后抓住了机会,对朝廷洗了一次牌,扶植起了赵家的势力,打击了政敌,铲除了异己。 竟然稳住了高句丽的局势。现在李允宠、赵曼成正在招兵买马,训练精兵,沿着鸭绿江布防。 但是稳住了,不代表就能回到过去。 这段时间内。吴年便收留了一批被太后打压的、清算的政敌。这书桌上的一封封信,也都是一些人、一些势力,写给他的信件。 简单来说,就是高句丽jianian。 不过这些人、势力,未必能信。有的人派不上用场,有的人只是想脚踏两条船。
一旦高句丽战败,就可以顺势的投靠他。 有的人可能是陷阱也说不定。毕竟李允宠、赵曼成并非弱者,可能会有诱敌深入的想法。 “没有把赵曼成杀了,是我广阳之战最大的遗憾。真是放麒麟归山,后患无穷啊。” 吴年叹了一口气,站起来缓缓走到了门口抬头看了一会儿天空,才转头看向了陈家贵,说道:“家贵。现在高句丽稳定下来了。而黄龙府有九个蒙元万户盘踞。” “孰先?孰后?” 仿佛老僧入定的陈家贵,面皮一抖,连忙弯下腰说道:“回禀将军,这个问题我不敢回答。” 开什么玩笑,我不过是个管情报的。将军你就别为难我了。 “哎。”吴年轻轻叹息了一声。 .......... 上午。 静海县南方的港口上。 随处可见的商船,装载、卸货的码头工人。以及港口附近的酒馆、青楼,使得港口无比的热闹喧嚣。 正如吴年所预料到的一般。随着他的势力越来越大,辽东的海洋贸易,就越是繁荣。 他发行的国债,就越有含金量。 市舶司的税收,自然也是越来越足。 吴年控制的府是三还是四,那区别大了。 不过来辽东的海商,也就是楚国、扶桑、高句丽。目前高句丽与吴年敌对,高句丽朝廷对海商做了一些限制。 目前在辽东活动的商人,以楚国商人、扶桑商人为主。 “那是什么?”忽然港口上的码头工人、商人,其他人,全部都转头看向了南方大海。 一时间,整个港口落针可闻。海面上出现了数十艘大船。 船帆上绣着京极家的家纹。 由六枚铜钱组成的图案。 京极家与辽东猛虎之间的关系,在辽东并不是秘密。京极家的船出现在辽东也非常正常。 但是这数十艘大船上,布满了刀枪剑戟的痕迹。甲板上,站满了盔甲残破的扶桑武士。 手眼通天的京极家,经历了海战? 或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