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赵云来了 (第3/3页)
> 戴斌展开一看,顿时神情又是一松,对关羽、张飞笑道:“云长、翼德,你们二位这回功劳稳了。大司空回复:羽、飞二将不计功过,力呈灭胡,实汉家之干臣也。令戴斌节制金城诸将,痛击匈奴,完一劳永逸之功。”
说罢,将文书递给关羽,示意大家一起看看。 关羽大喜,连忙伸出双手接过文书,激动的看了起来。 一边张飞忍不住大声嚷嚷:“俺就说大司空当世明主,定然赞同俺与二哥的主意。你们看看,俺老张说的不错吧!” 陈到也忍不住赞道:“陈某随侍主公多年,尤不能体察主公胸中家国之分,惭愧惭愧。反倒是云长、翼德只与主公见过数面,便只主公心意。” 一边赵云开口道:“陈将军久在朝中或许不知,草民身在河北却感受颇深。袁本初广有四州之地,带甲百万,却只知厚礼卑辞与那乌桓鲜卑,求取战马与曹氏争锋。全然不顾胡虏侵扰北方。燕山以北尽成胡人牧马之地。大司空奉天子以令诸侯,仍心系边患,宁愿暂缓讨伐不臣,放下家仇,也要伐灭胡人以绝北方边患。这等心胸,方是我等汉家百姓之明主,得遇明主是我等之幸也!” 关羽将文书双手递给陈到,捋须笑道:“子龙所言甚是,大司空乃汉家中兴之臣,我等带兵之将也要以大司空为典范,外灭胡患内讨不臣,中兴汉室,还大汉百姓朗朗乾坤。” 戴斌却道:“大司空胸襟气度,治国之能,岂是我等武夫所能比的。今日大胜匈奴生俘奴酋,正该痛饮庆功酒,为大汉昌盛庆贺!” “诺!谢将军酒!” 众人轰然应诺,纷纷入席痛饮。 开怀畅饮之际,关羽问起赵云为何会来到凉州边境。 赵云一声长叹,诉说起来。 原来他在刘备军中之时,听说兄长病重,便告辞了刘备一路赶回家乡常山真定。 待到了家中,兄长却已等不了与他最后一面撒手故去。 赵云便在兄长坟前结庐而居,为他守孝。 几年来河北风云变幻,先是公孙瓒处于进攻态势,真定也屡屡为公孙瓒所占据。 他本是公孙瓒麾下低级将领,倒也认识不少幽州军同僚,故此幽州军并没有为难他所在的赵家村。 但没过两年,公孙瓒败亡,真定重新成为袁绍的地盘。袁绍外宽内忌,说是对幽州文武官吏既往不咎,其实一直在暗中清楚公孙瓒余党。 赵云很快被告发曾经加入过公孙瓒军队,他的安稳日子便到头了。 袁绍为了维持自己仁主的名声,并没有直接出手处置公孙瓒余党,而是采用派人联络乌桓和鲜卑人,指使他们劫掠、屠杀这些余党。 赵云不幸便成了其中一员。 半年前一伙鲜卑人突然南下,出现在真定。县令闭城不战,而这伙数百鲜卑骑兵不劫掠富户,反而夜袭贫穷的赵家村。 幸好真定县寺有个县吏是他少年故友,在鲜卑人到来之前一刻冒死前来通报。赵云连夜组织起乡亲抵御贼人。 可是太晚了,一夜激战,鲜卑人退了,赵家村也毁了,仅剩下包括赵云在内的十几个族中青壮。 河北已经没了他们立足之地,赵云只好带着这些青壮收拾行囊离开河北,准备投奔故主刘备。 但那时刘备已经离开豫州入朝为官,于是赵云便准备经由长安前往汉中。 只是长安这边军阀林立盗匪丛生,他们十几个人怎么可能通过这样的地界。 赵云无奈,只好沿着长城走草原,绕路并州、凉州,再南下汉中。 途中在逃难的胡人中得知,有一支汉军在一个叫张飞的汉将率领下扫荡草原,向金城方向去了。 赵云大喜,便带着人朝着金城进发。 谁知道离允吾百里之外遇到一伙匈奴人,为首的正是匈奴单于复株累。 也是复株累命中该有一劫,他带着几十个部众仓皇向东逃窜,路上遇到十几个汉民。 抱着不抢一把不甘心的秉性,在加上刚刚败在汉军手里,对汉人有着刻骨仇恨,当即决定杀了这伙汉人出出心中这口恶气。 结果当然是显而易见的,赵云这十几个人三下五除二,干净利落的干掉了大半匈奴人,生擒敌首。 一问之下才知道抓了条大鱼,竟是匈奴单于落到自己手里。 赵云哪还会客气,把除了复株累之外的匈奴人都一刀宰了,绑着复株累就兴冲冲来见自家好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