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贾家人遇险 (第2/2页)
你的。” 店家手一抖,便将金块收进怀里:“得嘞,小的这就给您几位取粮。” 没过多久,店家便称好粮食装进三个麻袋,郑欢三人一人一袋背在肩上。贾穆便带着三人转身出了粮店,向城外走去。 那店家贪婪的看着贾穆仆人背后沉甸甸的钱袋,阴阴一笑,吩咐伙计看好店里,转身出了粮店,快步消失在街头。 城外,贾穆带着郑欢几人上马疾驰,一个时辰后来到一处山脚。仔细观察了一下周围,见没有什么可疑人跟随,便转过山脚来到一片凹地。 郑欢手打忽律,两个劲装大汉手持弓箭从树丛中站起身来,招呼道:“二公子回来了!” 贾穆点点头:“嗯,我不在时可有异常?” 大汉摇头:“回二公子,没发现闲杂人等,夫人在里面等二公子回来。” 贾穆舒了口气,便带头往凹地里面走去。 走了不多时,便来到一片简易营地。 营地里大伙都在忙碌着,有的在砍伐灌木丛收集柴草,有的用石块搭建简易灶台,有的在清洗晾晒衣物。 只有他两个弟弟无所事事的四处闲逛,见到贾穆回来,两人欢呼一声迎了上来。 “二哥,粮食买回来了?” “嗯,母亲呢?” “母亲在马车里歇息。” “我去见见母亲。” 贾穆一边和弟弟们说着话,一边向母亲所在的马车走去。 阎氏听到动静,撩开车门帷布探出头来:“穆儿回来了?一切可还顺利?” 贾穆行了个礼,恭敬的回答:“母亲,孩儿回来了,狄道城里粮食有些贵,不过孩儿还是买了三斛粟米回来,应该可以坚持到陇城。” 阎氏微微点头:“顺利回来就好,狄道乃韩文约所属,一定要小心行事,切莫被其部下发现我们。” “母亲放心,孩儿进城时用的是行商路引,也给足了入城税,并没有惊动城中军兵。” “如此甚好,为娘总觉得此地不宜久留,用过饭后还是趁早出发为好。”
“母亲不必担忧,我们一路昼伏夜行,赶路也甚是辛苦。此地颇为隐蔽,歇一晚再走也不迟。” “这样......,好吧,就依穆儿,歇息一晚再走。” 贾穆快马来回奔波,身体早已感到疲惫酸痛,听到母亲答应休整一晚,心中松了口气,揉揉酸痛的双腿,走到马车边上,找块干净的石头一屁股坐下来歇歇脚。 这时郑欢有些犹豫的走了过来,对母子二人行礼道:“夫人,二公子,小人以为还是尽快上路的好。” 阎氏双目一凝,问道:“郑管事,你是发现什么异常了吗?” 她对郑欢还是很信任的,郑家兄弟原本就是贾氏部曲。贾诩举孝廉,兄弟两人就是以书童的身份跟着主人前往洛阳。 郑喜在长平馆被马超所杀,贾诩便把其弟郑欢调到身边伺候,让他娶妻生子,不使郑家断了血脉,所以郑欢等于是贾诩的心腹之人。 郑欢跟着老主人这么多年,人情世故,旅途经验自然非常丰富,他建议尽快上路,阎氏当然很重视的开口询问。 郑欢迟疑的回道:“小人倒不是发现异常,只是二公子在城内粮店中付钱过于爽快。万钱一斛寻常人定然要还价些许,或者饶上几斗才比较正常。......如此年景,能开粮店的哪个是简单角色,小人怕二公子这样一来,可能会引来一些宵小......” 贾穆在一边撇撇嘴:“郑欢,你想的也太多了吧。要照你这么说,去买粮的都会被贼人盯上,贼人盯的过来吗?” “呃......二公子,小人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说本公子买点粮食还会召贼人觊觎?” “穆儿!” 阎氏一瞪眼:“郑管事行走各地经验丰富,他既然这么说自有道理,你休得怪罪。” 转头对郑欢道:“依你之见,我们现在就走。” 郑欢看了看天色,见日已西沉,便道:“回夫人,天色将晚,倒也不用这么急,只是须得等待天色暗下来才能生火做饭,以防烟尘被贼人看到。用完饭后再赶路也不迟。” 阎氏点点头道:“郑管事老成之言,正该如此。你吩咐下去,让他们天黑做饭,两个时辰后启程出发。” “诺!小人这就吩咐下去。” 郑欢见夫人听从了他的意见,不禁微微松了口气,转身就快步离开。 贾穆心中有些不快,嘟囔道:“这郑欢也真是小心过了头,买个粮食还会召来贼人?可笑至极。” 阎氏闻言嗔道:“穆儿,我们身在敌境,做事自然要小心谨慎,你这样毛手毛脚,要坏了大家性命的知不知道?” 见母亲发怒,贾穆不敢多言,诺诺连声的退了下去。 不过他秉性忠厚,只是恼恨被母亲责骂,倒也没有迁怒郑欢,只是垂头丧气的找块没人的地方暗自生气。 郑欢跟随老主人贾诩多年,潜移默化下做事很是小心谨慎。 他让人把灶台转移到更加低洼隐秘处,等待天色完全暗下来才开始做饭,还找了人用毛毡把火堆围起来,尽量减少远处的人发现火光。 想了想他还是不放心,叫两个伶俐的小厮前往狄道城方向远远警戒,防备可能的贼人。 做好各项预防措施之后,郑欢才稍稍安心,静等夜色降临。 或许是他们所处地方比较隐秘,又或许是狄道城中无人关注他们,直到用完饭开始启程,都一直平安无事。 阎氏和郑欢这才稍稍放心,放慢了赶路的脚步。 却不料走到半夜,后面警戒的小厮突然快马回来,禀告郑欢:“郑管事,我们发现五里外有一支马队打着火把向这边过来了。” 郑欢一惊,问道:“那支马队有多少人?” “回管事,看火把数量,应该有五六十骑。” “不好,这一定是贼人追来了,快随我去禀报夫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