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传承和发扬 (第3/4页)
还是刚刚那个中年人,看向秦慕楚,招了招手: “来来来,到这边来。” 一行人走到一旁的休息区,坐在椅子上,只有秦慕楚还是站着。 中年人见秦慕楚站着笑着挥挥手: “坐,别紧张,我们喊你来就是对你说的那个节目感兴趣,想看看是什么人想出来的。对了,我来介绍一下,我姓张,是这家博物馆馆长,这几位是……” 秦慕楚觉得这可能是他遇到最高学历的一批人了。 没有一个称呼后面不带教授的,基本都担任大学的老师,考古学、历史学都有。 这些老师们的眼神全都聚集在秦慕楚身上,让他罕见地有些紧张。 像是小学被老师喊到办公室一样。 “小秦,怎么想拍这样的节目?”张馆长问。 “额……也没什原因,之前有拍过一个人物短片,关于李清照的……” “李清照?” 一个声音响起,是教历史的一个老教授。 “老戴,打什么岔,人家孩子还没说完。”另一位老教授开口。 “这不是听到李清照激动了吗?我要是生在宋朝,肯定得追到她。” 戴教授语出惊人,几个老教授立刻嘲笑起来: “你吹吧,你这样的人家能看上你?” “赵明诚再孬种还是金石专家……” “年轻”的中年教授们一言不发,对于老教授们的互相嘲讽,脸上看不出丝毫意外,反而面带吃瓜笑容。 秦慕楚看着吵起来的教授们,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和他想象的老学者模样完全不同。 如果是在小区门口遇到他们,秦慕楚绝对会以为他们是一群爱吹牛的老头。 “哈哈,老师们就这样,人老心不老,见笑,见笑。” 张馆长看着有些不知所措的秦慕楚,哈哈笑道。 “张馆长,您不劝一下吗?”秦慕楚问。 老教授们看起来情绪都挺激动的,秦慕楚已经听到了多个地方的方言脏话。 “劝?吵得最凶的那个就是我的老师,我哪敢劝。” 张馆长摇摇头,笑道: “没事,他们一会儿自己就好了,经常这样,不见面想,一见面就吵,老小孩老小孩嘛。” 说完,他站起身,道: “走,我们到那边去。” 于是秦慕楚和张馆长还有几个中年教授走到另一个角落,重新落座。 秦慕楚看了眼已经开始骂娘的戴教授,他应该是李清照的忠实粉丝。 作为本次骂战的发起者,受到多位老教授“癞蛤蟆”“想瞎了心”的围攻羞辱,他气势上丝毫不落下风,颇有些舌战群儒的架势。 “小秦,你继续说说做这个节目的想法。”张馆长道。 秦慕楚这才努力收敛好奇心,回答问题: “我之前拍了一个关于李清照的短片,放到央视播放,反响还不错,央视就想做一档类似的节目,宣扬传统文化的。 我就提了个建议,节目可以把传统文化和历史文物结合在一起,这些都是国家的宝藏嘛。” 秦慕楚把做《国家宝藏》的原因挑着些能说的说了出来。
张馆长和几位中年教授听完后都沉默了一阵,低头思考着。 半晌,还是张馆长开口,他拍了拍秦慕楚的肩膀: “好,你这个年纪,就有这种想法很好。 我们这天天去挖自己祖宗的坟,就是想找到自己的根,民族的根,但这根找到了,不能就我们自己知道,得让天朝人都知道,宣传方面成了很大问题。 博物馆也想了很多法子,去学校做宣传,发传单,但效果都不怎么好 博物馆除了些旅游团的游客,正常都没人愿意来看,就是旅游团来的,也都兴趣不高。 反而一些洋鬼……老外,他们很有兴趣,问个不停……唉!” 说到最后,张馆长长长叹了口气。 秦慕楚张张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自己家的宝,自己不当回事。 结果老外喜欢的不行,这也挺讽刺的。 这时,旁边另一个中年教授说话了。 秦慕楚记得他,姓王,是个教历史的教授。 “这些年看电视人越来越多,好多人对历史了解都是从电视剧里得知的。但是电视剧剧本毕竟是文学创作,很多时候会改写,甚至乱写,这种宣传我也不好说它的好坏,但终究是有一定误导性。 你这个节目,不知道是写实的,还是重戏剧创作的?” 戏剧创作? 秦慕楚第一次听到有人把“胡编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