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楔子 英雄流传各百年 (第1/2页)
序 大赟同德三年,启泰帝时期。 由于这位皇帝的轻佻治国,在位期间纵情声色,不理朝政。导致大权旁落,本就强势的王皇后大肆提拔任用亲信,外戚干政日益严重。 启泰帝仅仅在位不足三年便死于榻上,年仅七岁的启文帝被王皇后与大司马王闯推上了皇位,而王皇后正式临朝。 大德六年,已在朝堂经营多年的大司马王闯以先帝托孤之名,从枢相杨晃手里夺过了军机大权,并将女儿嫁给启文帝,册为皇后,获准披甲佩剑上朝,在朝中大权独揽。 至此,皇权彻底落到了外戚的手中。 大德九年,启文帝即将亲政。 八月,王闯在崇州游猎时,指使党羽射杀启文帝,并让同党上书荐举自己代天子临朝,同年称帝,改年号为永安,皇宫中诞有龙子的嫔妃纷纷出逃,各地的实权王爷们则悍然举兵。 至此,刘家一统了一百七十余年的大赟陷入了乱世纷争。 其中襄王刘禅率部赴京勤王,行至崇州时遇到了出逃的南皇后和幼子,刘禅旗号一变,变为了受命平乱,大肆吸纳周围的败军,实力大增。 大军行至大宁时,刘禅在属下的劝进中发动了兵谏。 刘禅在“大宁兵变”中被拥立为帝,逼迫逃亡的幼帝禅位。 次年,刘禅以自己为大赟正统,率兵西撤,退到赤河以西,长江以南。与中原地区隔江相望,将未受影响的西南疆域收入囊中,成了后赟朝廷,也是刘家唯一的延续。 同年,青州东海王刘并见皇权旁落,崇州皇兄刘辨出逃,联合无望后,又联合了崇州节度使柳荣起事,打出拨乱反正的旗号勤王。 唐州河阳王刘静凭借着自己亲王的身份,自号正统,在唐州百湘定都称帝。 随后北地六道节度使曹治定都燕壤,建立北清。 淮阳候张岩见天下乱起,凭借自己的“丹镇兵”起兵淮阳,占领周围三州八郡,号称淮王。 大德九年,王闯篡位,天下重回乱世,民不聊生,辽州节制李世率兵勤王,但大赟皇室已是凋零。而北地,南方的诸侯们接连称帝。 率军行至乐远时,在属下的劝进下,称帝建国,开国号承平,定都乐远,年号为景元。 兵败被赶出了京师的王闯收拢残军,意欲与李世再战,义子王庆之因意见分歧,与其发生了激烈争执,逐渐演变成了兵变。 王庆之在一众将领的拥护下,悍然发动兵变,在大营中斩杀了王闯。 遂率部退往了西边边塞,定都延门。建立了西楚政权。 群雄并起,割据天下。 最终随着前赟王朝的结束,天下演变为了西楚、北清、大赟、承平、后蜀、南魏六国鼎立的局面 ...... 承平,已然不复景元年间的盛极一时,也没有了盛元年间的四方来朝。 经过了景昇年间的三伐五乱后,大动刀兵之后的承平本该是修养生息,只可惜又迎来了节元年的承微宗,微宗在位期间,大兴土木,倦于政事,导致朝堂上下,结党营私。 勉力度过了承微宗后,承幽宗继位,并未给动荡的承平带来好的开端,反倒是更加任用贪财好利,尚于逢迎之徒,直接导致了之后的武柳动乱及夺门之变,这两大变故,几乎让曾强盛的承平变得风雨飘摇起来。 同年,永王李显在法华寺之变后拨乱反正,发动了靖国之役,最终夺取皇位! 永王李显登基后励精图治,三次远征漠北,打通了朔北长廊,打得查逻汗和越氐纷纷称臣纳贡。 承平朝廷重新与北方游牧们划定了疆域,开启了互市,并设立了大北顺都护府,置北顺府和延北府两镇,管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