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分家 四 (第1/3页)
四 夏日聒噪的蝉鸣和八哥已经过去,秋天晒稻谷的长篙赶鸟赶小鸡也变成了回忆,冬天雪地里追兔子的脚步还在多年后,趁着春天耕地手扶拖拉机的声响还未开始,爹爹盘算着手上的钱,家里的稻谷,远房的亲戚。 终于他们要建新房了! 说是建新房,也不过是在老房子的旁边,再建一间大一点的三室一厅。 2层的小楼房还不在此时的建造计划内。 建房子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老二的婚事。毕竟他已经带着他的相亲对象,就是我妈,来过他们的老屋了。 老屋有三间房。大门进去,就是一个小客厅,正对的是一个后门,南北通风,左边是西厢房,右边是东厢房。 左西右东最开始是对等的两个房间,后来我爹爹用灰色的砖头在西厢房砌了一堵墙,这样西厢房就分成了前后两个房间,后面的小房间用于屯稻谷,三间房就这样形成了! 老二老三老四,他们三兄弟住右边的大房间。 本来按照我们村的理儿,应该是他们的爸妈就是我爹爹婆婆住,但是他们心疼儿子们,所以他们要求住小房间,屯谷的这间房收拾了一部分,用床单隔开,就是我小姑姑的闺房。再以前是大姑姑和二姑姑的房间,小姑姑时而和爸妈睡,时而挤着和两个jiejie睡。 我mama那边的住房情况,也差不多如此。正所谓门当户对啊! 家里没有额外的砖再建一个厨房,所以厨房就在客厅的角落靠近右边的房间,也靠近后门,这样也能避免温度太高对左边谷仓的影响。 说起厨房,正屋中间放着一张爹爹年轻时候打造的八仙桌,四条长凳子,去年修船也是这几条长凳,八仙桌上面,放着几个洋碗,洋盆,洋蜡,还有洋火。婆婆说,这些物什都是留洋漂到中国的,所以铝制碗,铝制盆,蜡烛,火柴,前面都加洋。用洋蜡以前,爹爹婆婆都是用煤油灯,拨一下,亮一阵! 而厨房,其实就是一口用砖头打造的“土灶”,土灶的一边借用了东厢房的墙,节约了一些砖,另一边砖头砌到腰身的高度,方便站立炒菜。 灶的样子,就像两只张大了嘴巴的饿狼,一上一下。 这里就是我婆婆的天下,土灶的上下开口并不大,但是有两层,准确的说是三层。 土灶最上层放着一前一后两口铁锅,前面一口大锅火最旺,用于炒菜,蒸菜。后面一口小锅是利用灶内火的余温煮米,烧热水,蒸饭和蒸菜。 中间一层是空心的,是土灶最主要放木柴烧火的地方,搁木柴燃烧的地方是一块间隔着小缝隙的大铁皮,这样木柴燃烧成灰烬会落到第三层。 第三层直接连接地面,铁锹可以把灰烬铲除,第三层也是空心的,里面黑漆漆,有一回我小姑姑钻里面找东西,头脸全部蹭黑,俨然一个女包公。 第三层还有个作用,假如第二层柴火太旺,锅里的热气有时候会招架不住,就可以抽点柴火到第三层里面减少火力。所谓釜底抽薪! 灶的最里面的火和烟是直接连接屋外的,屋外会沿着灶尾部垂直向上做一个高4-5米的烟囱。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每家每户炊烟袅袅的出口。 但是烟囱是有讲究的,不能把洞口垂直向上。要是下雨天,雨不就直接落入烟囱里面了吗?而且大风来时,极易造成火势倒灌,那可是很危险的。 所以烟囱垂直入天以后,一定要加高两块砖,做个横向的出口。就像一个小嘴的口哨模样。 那口哨似乎还自己吹着叫嚣着,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咳咳,浓烟就飞上天了! 目下爹爹,不想在堂屋里面做灶了,这次除了建新房,一定要单独做一间厨房。 爹爹和我爸三爷小爷一起,把家里的稻谷全部运上了板车,来回了几天,十多趟,留足了口粮和建房需要的粮食,其他的全部卖给了粮站。 找了婆婆的娘家,大伯,村里的富裕人家周转了一些。 然后爹爹开始列采购计划,那场面,都快赶上木兰从军了,东市买砖头和黄沙,西市买水泥和红瓦,南市买粘布和手套,北市买木柴建新家! 爹爹家里的男丁真可谓一门的泥瓦匠,除了我小爷年纪轻,经验浅,千万可别忘记了因为偷懒学会的木匠我大伯,真要建房了,这可让同村同族的人纷纷前来祝贺,走后都是羡慕不已,因为当时泥瓦匠木匠可是按大工算工钱,节约不少钱不少,还不用到处求人,更可气的是他们家直接就自给自足了。 最让村里人羡慕的的还是我的大姑爷二姑爷也都是我mama那村里有手艺的泥瓦匠。 说是满门忠烈好像不对劲,那就是齐活儿的瓦匠世家吧,只可惜这门手艺,就在他们身上全部绝迹,后继无人,就比如二木那小子,从小看到大,就是没学会! 不过在那时,那些有女儿待字闺中的邻居都在笑话着说,以后也一定要找个会泥瓦匠的人家。 裤腿子脏一点没关系,主要是有这手艺只要不做懒汉,以后家里的光景肯定过的红火。 大姑姑二姑姑也回来帮忙,做饭,洗衣,提泥灰,男人们没出半个月,已经把房子完成了。 红色的砖房,在村里格外亮眼,尽管一家人住的还是灰色的砖瓦房。 想必我爹爹在做新屋的时候心里也美滋滋,不光自己的女儿们也找到靠手艺吃饭的女婿,自己的儿子们也都有了谋生的本事。 江汉平原雨水充足,所以,盖瓦是很讲究的,不需要蓄水,中间是顶尖,两边直接斜坡,正面看就像一个大写的人。 沿着砖头中间高两边低的走势,长短一致的木头间隔半个瓦片的距离钉一根,左边右边的斜坡都是如此。 他们架着木梯小心翼翼往上爬,坐在结实的木头梁上,开始铺上厚厚的黑色防雨粘布,最后将榫卯结构的红瓦一块摞一块的压实。 我爸在红瓦最尽头的两边,用瓦片砌起来两个尖尖角的造型,寓意蒸蒸日上! 崭新的红色砖瓦房就落成了。 后面的事情,翻新整理室内的碎砖块,平整房间里的泥巴,然后用灰色便宜的砖铺平每个房间的地板。 新屋依然仿照了老屋的格局,中间客厅,左边右边是对称的房间。只是客厅再没有了土灶。这次做成了左边2间小房,右边1间大房。总共3间房。 我爸爸就是在右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