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兴复汉室,从诛杀十常侍开始_第302章 罢免丁宫与布兵凉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2章 罢免丁宫与布兵凉州 (第2/2页)

虽然还有如宋建等叛军势力,以及无数的羌族首领和氐王。

    但如果他们不联合在一起,已经不足以对朝廷产生很大的威胁了。

    主动进攻尚无把握,但守疆土应当是没有问题。

    庆功宴过后的第二日,皇甫嵩前来觐见,商讨凉州接下来的安排。

    堂上依旧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

    刘辩在详细听了羌族的情况之后,说道:“朝廷在过去不止一次的将羌人迁徙到内地,诸如北地、云中这些地方都曾大量安置。”

    “但此番羌族反叛,这几个地方的羌族几乎无一幸免的选择了景从韩遂,攻掠凉州,寇犯三辅。如此的前车之鉴,朝廷应该吸取教训。”

    “陛下所言极是,当分化其众,迁徙兖州、三辅等地,且不应大量聚集。”荀彧起身道。

    皇甫嵩摸着下巴沉吟稍许,说道:“只是羌人善游牧,不善耕种。若将他们迁徙到这些地方,怕是会两者都被耽误,反而于国不利。”

    “耕种的能力确实又好坏,但丢在屯田尉cao练几月,肯定什么都会了。”陈琳笑说道。

    皇甫嵩颔首,“也是,倒是我多虑了。将羌人迁徙内地,这大好的牧场也不应浪费,朝廷应征募百姓来此,为朝廷放牧军马。”

    “耕种好学,可放牧,中原百姓确实不如游牧民族。”荀彧沉吟道,“不妨留下少量善于放牧的羌人,再从中原征募一部分百姓过来。”

    堂上诸人,尽皆颔首。

    刘辩却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说道:“何必再征募百姓,此次西征,有无数将士受伤,优先安置这些人吧。愿意回家者便依旧例,愿意以后定居凉州,屯垦放牧的,将他们的家人都接过来。原本在中原有多少地,翻倍在凉州给与牧场和田地。”

    “受伤的将士安置下去之后,若人手依旧不够,再从中原征募。”

    凉州地广而人稀,刘辩完全能给得起。

    荀彧不禁在心中感叹了一句,西园军能征善战,真的是有原因的。

    稍微有一点好处,皇帝就优先想到了他们,这怎能不让将士们奋勇争先?

    “陛下,韩遂虽死,可凉州贼众犹广,朝廷恐怕必须在此地驻扎大量的兵马才能保证西疆的安稳。丁宫的建言虽然不合时宜,但先零羌等诸羌,始终是我朝的心腹大患。”陈纪见大家都没有反对皇帝的意见,默默进入了下一个话题。

    今天是陈纪跟随皇帝西巡以来,第一次参加这种小规模,但决定大事的议事。

    内心不由有些七上八下的。

    他不知道皇帝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思,终于让他也有了参与的一席之地。

    但肯定应该不是信任。

    “都议一议吧,何人可镇守凉州?”刘辩活动了一下脖子,靠在了软塌上。

    皇甫嵩看了一眼荀彧与陈琳二人,率先说道:“陛下,臣以为将长安军移师金城便可。”

    长安军原本屯驻长安最大的战略目的,便是防备凉州的叛军。

    如今朝廷正面最大的两股叛军皆已不存。

    长安军也就没有必要再继续镇守长安,他们的防线完全可以往更西边移一下。

    “臣附议。”荀彧说道。

    皇甫嵩眉头轻蹙,心中稍微有些惊讶。

    荀彧这个道貌岸然的家伙可一直是偏向于西园军的,今日竟然附和他的意见。

    “不过,凉州形势复杂,周边诸羌环绕,南部又有就差称帝的益州牧刘焉,仅凭长安军一支兵马,臣觉得不太够。”荀彧又说道,“臣昨日校对诸军送来的军功,发现夏侯渊将军帐下有一校尉名唤阎农,此人有独领一军的能力,又兼处事圆滑,或可率军驻守南部。”

    “马超与马岱二人皆长于凉州,弓马娴熟,对羌人也颇为熟悉,可为阎农副贰。”

    就坐在皇甫嵩侧后方,但却有些沉默寡言的盖勋说道,“臣附议!”

    “臣久在北地,对北地的羌人也颇为熟悉。他们很不安分,白日放牧,晚上劫掠,在臣去北地之前,如不雇佣当地的羌人为向导,没有行商敢独自走北地。入户抢劫,截杀汉民,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臣驻守北地之后,费了不小的力气,才荡平了北地北部作乱的羌人。”

    刘辩颔首,“那就依二位卿家之言,令阎农、马岱率军驻守冀县。”

    冀县在陇县西南方,为汉阳南部重城。

    在他们的西边就是羌人扎堆的陇西郡,而陇西近邻参狼羌的领地。

    参狼、白马两羌和他们的无数种羌,是先零羌之外,另外两个较为强大的势力。

    也就是他们的领地相对较远,而又与先零羌不睦,对凉州的影响稍微小一些。

    若是这些大大小小羌族部落结成一个大同盟,那可真就够刘辩喝一壶的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