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2章 被逼急眼的刘辩 (第1/2页)
黎明,晨光微熹,普照山河。 熬了一宿的皇甫嵩睁着一双血丝弥漫的眼睛,走出了营帐。 凉州的深秋,清晨已经见霜了,只是并不分明,介于露水之间。 他用冷水洗了一把脸,动作凶狠,好似要将整张脸皮搓下来一般。 将毛巾搭在脸上放空片刻,他这才注意到不远处围着很小一团篝火坐着的梁衍和士孙瑞。 “你们一整晚都在此处?”他问道。 梁衍和士孙瑞起身走了过来。 士孙瑞说道:“我等在此地听候太尉的差遣。” “让你们失望了,太史公曾言画地为牢,如今我就像是那个被画在圈中的猛兽,内心即便有左冲右突,冲出牢笼的想法,可却迟迟无法落爪。”皇甫嵩轻笑说道。 士孙瑞看皇甫嵩这样的精神头,原本以为他已经想通了。 可现在看来,他依旧被禁箍于自己错综复杂的念想之中。 士孙瑞说道:“太史公言: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他认为古来的很多大人物,如文王、李斯、韩信都曾受过侮辱,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反而是以坚韧的意志突破了那些牢笼,他应当效仿。” “太尉的牢笼,比之文王如何?比之太史公又如何?身受腐刑,却依旧用刀笔在狱中篆下煌煌巨作。在下官的眼中,太尉一直并非是一个优柔寡断之人,如何今日却被眼前的迷雾遮住了眼睛?” 皇甫嵩迎着初升的朝阳,苦笑道,“因为我的心中有太多的担忧……” 灿烂,充满活力的明媚朝阳,映红了这个中年男人两鬓斑白的脸颊。 他说道:“但我知道我该怎么做。” 士孙瑞到了嘴边的话,又悄悄咽了回去。 皇甫嵩睁着血丝弥漫的眼睛,定定的盯着朝阳,举手说道:“大汉朝曾经的辉煌,一如我们脚下的大地,我们依赖它而生存,因它而有了强大的家国信念。” “可那毕竟已经是过去。我们,和此刻的大汉朝,就是这缓缓跃上中天的朝阳。” “当……勠力同心。” 士孙瑞:??? 话是没问题,但问题是你想怎么做,或者我们该怎么做。 长安大军刚刚走出长安城不过百里之地,便遭遇了这样的惨败。 死难将士的尸骸,依旧还堆放在那里。 现在,好像并不是提这些的时候。 士孙瑞皱着眉头看向了梁衍。 你个老东西,到底有没有去劝? 梁衍摊了摊手,他尽力了…… “阻拦在我们面前的,当碾压他们!”皇甫嵩忽然沉声说道。 士孙瑞和梁衍安静的看着。 他们从皇甫嵩的话中感受到了nongnong的战意。 也许他真的还没有想通,想透彻。 但似乎已经找到了方向。 “尽起兵马,今日——反攻秦亭!”皇甫嵩声音沉闷,一字一顿说道,“我们带着昨夜死难将士的英魂,复仇!” 士孙瑞神色有些茫然,“太尉,我们的将士昨天晚上刚刚经历一场大战,末将觉得现在更为紧要的是安抚好军心,救治受伤的将士,以备再战。” 皇甫嵩摇了摇头,态度无比的坚决,“我军有再战的能力,军心也不是等下去就能恢复的,我们需要一场大胜。我、你,每一个将士更要有复仇的信念。” “等下去,亦或者休息几天再战,你信不信将士们会畏惧凉州叛军,而再无斗志?” 这话,士孙瑞是信的。 那个结果非常的有可能。 可他觉得,也没有必要这么急切。 “传令第五儁,于略阳至街泉亭之间的必经要道设伏兵。韩遂若败,必然会从这个方向撤退。昨天晚上我一时念头摇摆,让他被扈从救了去。我皇甫嵩失去的,我会亲手再拿回来。”皇甫嵩恶声说道。 他在强烈的自责中痛定思痛的静思了一个晚上,得到了一个没有结果的结果。 脑子依旧混乱。 他依旧还是会不由自主的去想很多的东西。 可徘徊在脑子里的问题依旧存在,而且还不断的被放大了。 他并没能想到一个解决的办法。 朝廷依旧缺粮,他的儿子和侄子还是生死未知,韩遂也活着回去了。 可战事已经打起来了…… 迎着这初升的,绚烂的朝阳,皇甫嵩仅仅坚定了一个信念。 他,大汉太尉皇甫嵩,现在只是这两万三千大军的主帅。 他该优先去考虑打好这一仗,而不是在这个时候,依旧去纠结这一战到底该不该打。 已经打起来了! 后路军甚至已经走到了他的前面,直奔榆中去了。 他还有什么道理去纠结,去怀疑,这一战到底应不应该打? …… 天禄阁。 刘辩弯腰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